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省情研究所·隐藏的力量丨原料来自南美,市场面向欧美,全国最大鱼油出口企业在四川?

发布时间:2025-07-15 14:46:56

四川在线记者 张守帅 游飞  周宝

【开栏的话】

如果说显性的主导产业构成了经济的主动脉,那些隐藏在毛细血管中的微观单元,则涌动着富有生命质感的韧性力量。

它们可能体量小,但却顽强地向下扎根,经受风吹雨打而枝繁叶茂;它们可能领域窄,但用专注专业构筑护城河,攀上了“小众”的制高点;它们可能很传统,但沐浴着时代的阳光开新花结新果,穿越时空与现代文明相拥。它们在产业版图上书写着“小而美”的经济学,寻找到了确定性的增长空间,是宏观数据背后“隐藏的力量”。

川观智库省情研究所、川观县域经济智库联合推出“隐藏的力量”专题调研,到三次产业中少被关注的领域触摸真实的经济体感,寻找民营经济的“蚂蚁雄兵”。

从领跑业内到家喻户晓,四川欣美加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只隔着一场海关数据发布。

去年3月,成都海关公布前2月外贸数据,提及四川鱼油出口值居全国第一。生产在内陆省份,原料来自南美秘鲁,市场主要面向欧美——令人好奇的操作,使全国最大的精制鱼油生产和出口企业欣美加“藏”不住了。

四川欣美加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随着这一亮眼数据持续保持“上新”状态,正在忙碌的欣美加董事长尤洪雨的电话响个不停,采访的、求证的、对接的,好不热闹。“其实我们多年来年鱼油出口一直都稳居全省榜首。”尤洪雨说。

此刻,万里之遥外,秘鲁渔场本季的捕捞已近尾声,生于深海的金枪鱼、凤尾鱼等为什么“游”到天府之国?欣美加如何在不那么出名的细分行业中拔得头筹,原料、市场“两头在外”的模式可靠吗?

欣美加位于德阳什邡,距离名动天下的三星堆只有十多公里远。面对川观智库省情研究所、川观县域经济智库的采访,在媒体鲜有露面的尤洪雨打开了话匣子。

先有市场再有工厂

在四川切入精制鱼油的逻辑

尤洪雨的履历挺有意思。他是70后,黑龙江汉子,早年在媒体和金融单位工作,后来离职专注国际贸易,一直活跃在医药大健康领域。

为什么是四川?英雄难过“数道三”,懂的都懂。这事发生在15年前。他的团队与国外企业建立稳定贸易关系后,时常被问到“有没有鱼油”?放眼四川,这里几乎拥有蓝色星球上所有的地形地貌,除了沙漠和海洋,而鱼油的天然宝藏恰恰在深海。只是当“有没有更好的鱼油”不断在耳边响起,尤洪雨觉得必须要有,送到手的生意还能不做?

“先有市场、再有工厂”,他和团队进军鱼油产业有着不同的逻辑起点。当时沿海省份的鱼油厂家数量不多,产能小、鱼油纯度低,无法满足国外对高端食品级和药品级鱼油的需求,尤洪雨决定带领团队自己干,从纯贸易迈入制造业。支撑他信念的还有个判断,“中间商贸易会越做越难,必须提前布局谋转型”。

原料鱼油的来源很快找到,南美洲秘鲁渔业资源丰富,以盛产凤尾鱼闻名,是全球四大渔场之一。灵魂拷问来了,既然原料靠进口,工厂建在沿海不更省钱?

先算算物流账。欣美加的原料由上海入境,从上海到四川,每公斤物流成本平均0.8元,如果以万吨计,这笔开支确实不菲。

但账要算综合账。粗鱼油进口价几十元一斤,经过蒸馏、精馏等工艺提纯后,价值实现数倍甚至十几倍的增值。四川工业用地价格、人力成本等远低于沿海,在四川投资还能享受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税收优惠政策,此时再看物流成本就显得微乎其微了。

企业主导产学研合作

“门外汉”构建技术壁垒的路径

鱼油的核心价值在于Omega-3的组分(主要是EPA和DHA)。只有把粗油提纯为EPA/DHA更高纯度的精致鱼油,才算真正拿到了全球精制鱼油行业的入场券。这一步,尤洪雨和团队走得极为艰难。

鱼油制造是有技术壁垒的小众行业,先进的提纯工艺和高端设备是买不来的。好在中国鱼油产业有一定积累,尤洪雨他们“集百家之长”攒出一条生产线,依靠基础工艺先把低纯度的产品生产了出来。随后找到一家成果待转化的研究机构开展技术合作。团队咬牙投入两三百万元,收效却甚微,几乎打了水漂。

“这可是十几年前的百万元,那时工资才多高?”尤洪雨倍感压力。他也在反思,为什么数据实验室有效到了生产线就失灵了?高昂的“学费”让他意识到建强企业技术团队的重要性,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才能针对性打通创新“最后一公里”。

有的人被失败击垮,有的人从中收获了方法。欣美加改造一套关键设备时试图将一个指标降至设备设计制造厂家的极限水平以下,国内一些机构表示“异想天开”无法实现,国外技术公司愿意尝试、结果不保证,至少排队等一年才开始实验。

欣美加想到了一个办法,发出“英雄榜”,把企业研发部门、科研机构、设备厂商、“海归”技术企业等聚集在一起联合攻关,用两年时间把这一指标做到了极致,解决了高纯度鱼油批量化生产的难题。

欣美加鱼油提纯度达到98%。一个曾被国外技术壁垒隔绝的企业,最终用技术构建了自己的“护城河”。等欣美加以“0”缺陷通过美国FDA现场检查,成为中国第一家通过日本、韩国GMP审核和获得欧洲药典适应性证书的鱼油生产商,距离尤洪雨和团队萌发梦想已过去了10多年。

“游”到四川的深海鱼,从此蝶变为高附加值的产品,“游”向86个国家和地区,出现在全球众多知名保健品厂商的采购名单中。

把“迭代”变成动态

突破“天花板”迈上价值链高端

凭借鱼油提纯“绝活”,欣美加获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选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随着出口业绩激增,欣美加2022年纳税4411万元、2024年纳税6785万元,企业所在地什邡市政府为其颁发纳税大户牌匾,纳税额赫然显示在牌匾上。

鱼油出口做到全国第一,是不是从此高枕无忧了?尤洪雨自嘲这个行业“靠天吃饭”。近年来,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海水温度增高,影响金枪鱼、凤尾鱼的产量和品质,“就怕有需求,产能吃不饱。”

目前,欣美加的原料鱼油精制能力达到3万吨/年。特别是二期项目建成智能化产线,产能是传统工艺的7到10倍,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今年秘鲁渔场喜获丰收,欣美加已经完成夏季原料的进口,令该团队松了口气。

他喜欢使用一个词汇“迭代”。2024年公司销售收入10亿元,其中85%为出口收入,而出口额的20%由药品级鱼油贡献。药品级鱼油对纯化技术、质量控制等有着严苛的要求,代表了鱼油行业的“天花板”,其价值是食品级鱼油的3到4倍。做贸易使他养成了敏锐的嗅觉,随时留意相关医药企业的需求和动向,相应启动技术迭代和产品迭代,以期打开新的市场空间,提高药品级鱼油的贡献比。

今年以来,美国挑起的贸易摩擦引发全球贸易动荡。北美市场对欣美加极为重要,4月份公司几乎没有对美出口。随着中美达成重要共识,欣美加逐步恢复北美市场出口,有些客户迫不及待地弃用海运改用航空运输。在这样的背景下,上半年欣美加鱼油出口量与去年同期持平,成绩来之殊为不易。

创业20多年,尤洪雨最看重的是人,毕竟技术是人创造的,市场是人开拓的。拥有技术壁垒和不断储备新技术的企业可能被“挖墙脚”。欣美加采取了三个做法:核心员工持股,共享企业发展红利;不录用亲属,避免成为“家族企业”;关键核心技术,不放在一个篮子里。

他希望企业是充满活力的鱼,“游”出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