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四川在线记者 史晓露
7月14日,一场民营企业座谈会在省工商联召开。新希望集团董事、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畅,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CEO刘舒琪,好医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耿福能等6位四川民营企业家先后发言,“信心”成为发言者们的高频词。
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行业“内卷式”竞争严重,企业家们的信心从何而来?民营企业又如何应对当前挑战?
信心从何而来?
利好政策叠加让企业坚定信心
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助企惠企政策举措密集出台,释放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信号,政策暖意让企业信心倍增。
“我还记得今年2月17日的民营企业座谈会,我父亲参会回来当天,就马上召集集团干部学习会议精神,传达习近平总书记的叮嘱。”座谈会上,刘畅充满感慨,“这是一次激动人心的会议。”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今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颁布实施,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法治保障。在当天的座谈会上,企业家们不约而同谈到“法治温度让企业坚定信心。”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颁布,标志着以法治力量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进入新阶段,让企业家们吃下‘长效定心丸’。”四川省文化产业商会执行会长夏洪表示。
围绕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省委、省政府多次作出重要部署,今年6月,四川出台“五个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直指企业痛点,体现改革决心。
“在‘阳光雨露’的政策推动下,好医生集团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持续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内生动能持续增强。这种信心,来自中央和四川始终如一的关怀,也来自法治化、市场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耿福能说。
信心还来自对国家发展大势的判断。尽管当前光伏行业面临供需失衡、竞争加剧等阶段性困难,但座谈会上,刘舒琪直言,对未来充满信心。“从宏观层面来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一系列政策举措的出台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刘舒琪说,在全球能源转型大背景下,随着光伏发电成本降低,光伏行业的增长空间仍然可期。仅从今年来看,前五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同比增长约150%,5月单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同比增长388%,光伏装机需求依然强劲,“如果要在2050年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从现在开始中国每年需要6亿千瓦到8亿千瓦,甚至更高的装机量。”
如何应对挑战?
科技创新是企业穿越周期的“利器”
机遇与挑战并存。当前,全球化壁垒高筑、国内需求不足、“内卷式”竞争加剧……民营企业发展仍面临一系列挑战。
座谈会上,企业家们直面问题困难,提出对策建议。刘畅称,新希望要苦练内功、团结伙伴,打一场“持久战”。 “饲料产业,专注稳步修复,打造新的海外增长极。”刘畅说,下一步,新希望将把海外业务作为增长的第三极,3—5年新增海外饲料产能300万吨—400万吨,在规模与利润上实现新的增长。猪产业板块,则坚持提质增效不盲扩,打好育种“攻关战”。
科技创新是通威穿越行业周期的“利器”。“‘内卷’永远不是出路,创新才是我们在这轮行业周期性低谷中突围的利器。”刘舒琪说,目前,通威各业务板块组建了以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为带头人的科研团队,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10亿元,公司已全面启用全球创新研发中心,致力于开展高效晶硅电池、高效高可靠组件产品的开发,研究方向全面涵盖未来光伏重要技术,为公司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间内的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牵引力。
传统企业也在积极转型。以卖电热毯起家、有40余年发展历史的成都彩虹集团也在求变。“我们也在创新突围,向‘新质生产力’跃迁。”成都彩虹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斌介绍,公司已在新兴市场和细分领域布局,探索智能家居、银发经济和宠物经济。
针对当前外贸企业面临的困难,企业和商会也在主动出击。“以四川省重庆商会为例,会员企业拓展市场普遍遭遇‘渠道成本高、客户获取难’等问题,外贸会员企业因贸易壁垒销量缩水,拓展新市场面临文化差异等难题。”四川星瑞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四川省重庆商会会长吕状文说,要通过产业链互助、区域联动变“单兵突围”为“军团作战”。他举例,四川省重庆商会与重庆市四川商会已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招商引资对接机制,相互发布招商信息。近年来,组织项目推介和考察活动57场次,100余家在川异地商会以及近600家企业参与相关活动,助力企业拓市场。
营商环境优,企业活力足。会上,企业家对优化营商环境提出建议。“过去,很多民营药企在招标、审评审批、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不同程度遇到过不公平对待。”耿福能建议,比如在品牌保护方面,我们建议进一步加强打击恶意注册、傍名牌等侵权行为,将品牌保护纳入营商环境建设重要内容。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