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文明提质·实践增效丨宝妈们用毛线钩出“向阳花”,赚钱顾家两不误

发布时间:2025-07-16 15:35:36

四川在线记者 罗海韵  郝飞

7月14日午后,在华蓥市川东北渝北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的“幺妹巧手工作坊”,44岁的刘志玲熟练地轻钩银针,一朵玫瑰花在她指间渐次成形——这是客户追加的200单“一路生花”花束的最后一批。她笑着告诉记者:“这手工活做起来,赚钱顾家两不误,时间还灵活。”

“过去围着灶台转,现在围着订单转。”6年前,刘志玲还是全职妈妈,每当孩子上学,家里只剩电视声,“那时我觉得生活好像少了点什么,总想找点事儿做。”

2019年,华蓥开办“幺妹巧手工作坊”:中心出场地、找订单,志愿者教技术,居家妇女“零门槛”接单。得知这个消息,刘志玲动心了,她和丈夫商量良久,决定就近灵活就业。

“工作时间自己定,还可以接送娃、照顾老人。”刘志玲打开手机里的微信群给记者看,当天群里弹出3条新订单:重庆渝北区客户要100个“双枪老太婆”文创玩偶、广安景区订了50个“滑竿抬幺妹”摆件。群里接龙报名,短短5分钟就“抢单”完毕。

订单从哪里来?“我们线上线下都有销售渠道,基本上以接单定制为主,有专人负责线上运营。消费者下单之后,我们会尽快发货。”刘志玲介绍。与此同时,华蓥的非遗展览上,游客扫码即可下单;每逢节日活动,观众边学边买。

如今,工作坊有固定成员24人,大部分为华蓥市妇女,大伙儿居家办公,只需按时完成订单。不少宝妈婆媳搭档,不仅家庭关系升温,干活速度也提起来。

“这类手工编织门槛低,时间相对自由,能让很多宝妈兼顾工作和家庭,还能额外增加收入。”创始人李颖介绍,工作坊目前主要承接文旅部门的订单,每月能为妇女增收800至3000元。

“赚钱是其次,关键是我们被看见了。”刘志玲如今是工作室骨干。她拿起正在织的玫瑰花毛毯,“这个订单已做了十多天,快接近二次交付了,在配件方面,还需织70多朵花,算下来大概两天。”刘志玲告诉记者,多年坚持的原因之一是热爱。孩子今年16岁,马上读高二了,她做了很多手工玩偶,陪伴着娃娃长大。

文明实践中心还定期组织“巧手妈妈”参与志愿服务:为敬老院钩织围巾、为留守儿童办手工课堂。 “以前不知道怎么消磨时间,现在做公益心里亮堂。”刘志玲说。

一根毛线织就的不仅是文创产品,更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提质增效样本——让文明新风吹进百姓家。临走前,刘志玲坚持送给记者一朵毛线向日葵:“文明实践就像阳光,照着我们这些普通人,也能开出花来。”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