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文明提质·实践增效丨从“多头跑”到“一门办”,川渝高竹新区税务“春风”助力企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5-07-17 16:00:12

四川在线记者 罗海韵

“叮——”7月15日,一条直播预告在川渝高竹新区税务辅导群里亮起:“中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有哪些?今天,‘婷婷与你’直播间不见不散!”

几分钟后,四川鸿涛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财务黄蓉在群里回复:“已预约”。前不久,这家公司需在川渝高竹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登记,由于对相关税务政策存疑,她常常在川渝两地政策差异间“卡壳”。

黄蓉已成为直播间的“铁杆粉丝”:“有疑问,直播间一问就明白。实在不行,还有‘高竹红’志愿者手把手教,来新区办事只需十分钟,节约了大量办事时间成本。”

“我是今天的主持人周芮冰,今天我们的主题是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优化内容讲解……”上午10点, “婷婷与你”工作室的“賨税云课”准时开播。

不到10分钟,直播间评论区里留言刷屏:“原来企业纳税有这些风险疑点”“老师,我们公司这项涉税业务可在政务服务平台办理吗?”

线上直播火热,线下川渝高竹新区“高竹红”志愿服务队同样充满热忱,将宣讲活动搬到企业。通过系列主题活动,各经营主体办税缴费等异地服务边界被逐渐打破,行政壁垒、层级界限和空间分割等发展难题也一一破解。

从“多头跑”到“一门办”,川渝高竹新区税费改革把“费心事”变“省心事”。

2021年10月,全国首个跨省(市)税费征管服务中心在川渝高竹新区揭牌。成立之初,川渝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副主任周翔记得很清楚,来办事的企业主大多是邻水县高滩镇的“老熟人”,大家拉着他的手说:“以前办个税优惠,四川认、重庆不认。现在好了,一个窗口就搞定!”目前,新区入驻企业达200余户,较刚成立时翻了近一番。

这份底气,来自“六个一体化”深化改革:79项税费政策差异、53项执法标准被逐项“对齐”。过去,由于区域税收政策、流程等差异,部分跨省经营企业异地纳税要两头跑。重庆市一家机械公司因货款难以收回,出口海运费用上涨,资金周转紧张。该公司财务负责人依托新区税收征管改革,在短时间内办理留抵退税款,解了燃眉之急。降本增效的乘积效应,逐渐推动产业的交融和人流的交汇。

川渝高竹新区还建立起全国首个跨省级枫桥式税费争议调解室,化解纳税人、缴费人的涉税矛盾争议。“之前有名重庆渝北区居民在高竹新区上班,公司发了通讯补助,重庆允许通讯费税前扣除,四川却没有明确规定。经过调解,我们最终让他享受到政策福利。”周翔介绍,今年以来,已累计调解类似涉税矛盾争议35起,群众满意度达100%。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