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四川在线记者 江芸涵
7月23日,在海拔3480米的甘孜州甘孜县来马镇小学,暑假的校园鲜有师生。但在学校的一间办公室里,教师登真益尼正在教几个孩子练习藏文书法,“放假了,有些学生想继续学书法,我就尽量帮帮他们。”
30岁的登真益尼来到来马镇小学已经7年了。7年前,他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川职院”)初等教育专业毕业,放弃了留在成都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甘孜县,主要从事藏文和藏文书法的教学工作。
“今天回过头来,我发现自己站上了更高的地方,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希望孩子们也能跟我一样,坚定不移地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登真益尼说。
返乡从教,做学生信赖的引路人
身为山里的孩子,登真益尼从小就树立了“读书最重要”的理念。高中毕业后,他考上了川职院,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初等教育专业。大学期间,登真益尼“拼命”读书,无论哪堂课,他都会抢坐教室第一排的位置,遇到听不懂的地方,下课后会立刻去请教老师。
2017年8月,刚毕业的登真益尼通过甘孜县“一村一幼”辅导员公开招聘,成为家乡的一名教师。
新教师登真益尼到来马镇小学后,工作任务并不轻松,他要为低年级的学生上美术课,为高年级学生上书法课,还要兼任体育老师,好在大学期间培养的专业技能过硬,上课对他而言并不困难。而真正的困难在于,引导孩子们认识读书的意义、爱上读书,就像能够轻易驯服牛羊、种植劳作那样。
登真益尼被委以“控辍班”班主任的重任,这个班的学生年龄差距大,他们曾因各种原因到了年纪却没有上学。面对这些情况复杂的学生,他感到压力很大。
通过家访,登真益尼明白了是家长们不理解、不重视,孩子也就跟着不愿读书。想要引导学生往上走,就得先转变家长的观念。登真益尼组建了家长群,每天在群里不厌其烦地讲解政策、分析实例,提升家长对教育的认知,针对无故逃学、旷课的学生,他利用休息时间逐一家访,分析原因、寻找解决方法。
“这是我从教之后遇到最困难的事,但也是自己做得最好的事。”登真益尼回忆说,他的态度被家长和学生看在眼里,也逐渐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班里学生无故旷课的现象慢慢消失了,曾经不爱读书的学生也变得认真听话、乐学好学起来。
登真益尼还给学生免费补课和假期辅导,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学习书籍、文具、午饭等。他获得了甘孜县“教学质量一等奖”等殊荣,还入选了甘孜州“贡嘎英才计划”。2024年12月,他荣获教育部2023—2024年度“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教)金”。
临池不辍,弘扬藏文书法文化
登真益尼自幼热爱书法,怀揣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弘扬藏文书法文化的梦想,他一直坚持练习书法。大学期间,他鼓起勇气在学校创办书法兴趣班,邀请学校社团协会的同学一同在周末练习书法。由他创办的周末书法兴趣班很受欢迎,这个平台让更多同学们聚在一起,一起练习、共同提高。
2019年,登真益尼与其他三位书法写作者历时5年完成的《雪域百体书法长卷》,经世界纪录认证(WRCA)官方审核,该作品为“字体种类最多的藏文书法长卷”,鉴定为吉尼斯世界纪录。他用藏汉双语在墙上写的“感党恩、爱祖国、听党话、跟党走”,堪比印刷字体,网友夸赞称:行走的打印机!
如今,登真益尼已经成长为甘孜藏族书法文化传承发扬的代表之一,是甘孜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并创立了甘孜益尼藏文书法传承中心。他以书法作品为媒介,巧妙地融合国家与民族、小我与大我、传统与现代,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
在来马镇小学,登真益尼的书法课很受孩子们欢迎。他上课时会带上一个小音箱,播放一些舒缓的藏歌,学生觉得这种边听音乐边写书法的方式很解压。登真益尼教书法有个特点,他要求学生写字不求多要求好,一堂课哪怕只写两三个字,但是符合老师的要求他就一定会表扬。
看到孩子们上书法课容易丢笔,登真益尼尝试自己做笔。他买来竹材料自己加工,手上磨出一个个水泡,现在都成了厚厚的茧,而学生们再也不用自己买笔了。登真益尼期待着,“通过对书法的这份热爱,照亮更多家乡的小孩,不仅让自己,也让他们的人生一点一点变得宽阔起来。”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