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四川在线记者 吴浩
巩固协同机制:多部门建立定期联系对接机制,搭建信息交流、资源对接、服务保障平台,畅通联系渠道
加强队伍建设:全省有团属专业应急志愿服务队伍130余支4000余人,涵盖枢纽协同、破拆救援、山地搜救等多领域
开展培训演练:今年以来各市(州)通过“桌面推演”“实战演练”“技能培训”等方式开展应急安全培训演练1800余场
服务覆盖村(社区):支持21个市(州)应急志愿服务队伍走进117个村(社区)开展应急安全志愿服务活动
进入7月,全省多地降水量明显上升,各市(州)的应急志愿服务队伍强化“平战结合”,一边参与预警防范、应急抢险、排查整治等,一边积极开展应急安全志愿服务进村(社区)活动。
在此前举行的“联动-2025”第六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青年应急志愿服务综合演练暨应急救援技能比武上,冲锋舟抵礁救援、动力翻舟自救、崖壁伤员转运、无人机物资空投……“科技感十足,全程高能。”志愿者这样描述观摩感受。
这些都是共青团四川省委2025年深化实施应急安全志愿服务赋能提升计划的缩影。今年以来,团省委在巩固协同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开展培训演练、服务覆盖村(社区)等方面重点发力,应急安全志愿服务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巩固合力,是首要提及的关键词。今年,团省委与省直有关部门、应急志愿服务组织、爱心企业、基金会等建立定期联系对接机制,搭建信息交流、资源对接、服务保障平台,畅通联系渠道,不断巩固工作合力。“比如‘5·12’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和‘联动—2025’演练,我们组织协调了省民族宗教委、省民政厅、省应急管理厅、省红十字会等社会管理服务组成员单位积极参加。”省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共青团四川省委与共青团重庆市委联合发布《2025年川渝防灾减灾救灾青年志愿服务专项行动》,结合新时期防灾减灾救灾形势任务要求,明确川渝两地将通过青年应急志愿服务队伍与各市(区)结对方式,探索“平战结合”模式,推动应急志愿服务走进社区、服务群众,全面提升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队伍建设方面,今年的重点是‘核心’。”省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我省应急志愿服务总队核心队伍达12支,新近吸纳了华西集团支队。“该队伍由华西集团下属省建科院技术青年组成,主要从事灾后房屋应急抢险评估(救援)工作,曾在汶川地震、泸定地震等多次灾害救援中有优异表现。”在核心队伍的示范带动下,目前全省有团属专业应急志愿服务队伍130余支4000余人,涵盖枢纽协同、破拆救援、山地搜救、水域救援、院前急救、通信保障、信息处置、后勤保障、物资统筹、无人机救援等多领域。
在演练和进社区方面,今年以来,我省各市(州)通过“桌面推演”“实战演练”“技能培训”等方式开展应急安全培训演练1800余场。同时,团省委指导支持全省21个市(州)应急志愿服务队伍围绕消防安全、地灾防治、应急避险等方面走进117个村(社区)开展应急安全志愿服务活动,走进30所学校实施“青春志愿·守护生命”校园应急安全课堂隐患排查项目,服务覆盖3万余名学生。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团组织在“志愿四川”平台发布各类应急安全志愿服务项目8284个,参与志愿者92000余人次,累计服务时长超43万小时。
对话
跨区域协同、上下协同
让青年应急安全志愿服务更“立体”
2025年已经过半,四川的应急安全志愿服务工作推进情况如何?如何让服务更加“立体”?近日,记者对话了四川省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肖翔。
多向拓展
横向纵向协作推进应急志愿服务
记者:今年,共青团四川省委选派专业骨干到雅安市石棉县,指导当地团委搭建“社会应急力量和青年志愿者工作站”和“青青儿童乐园”等,请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肖翔:此前,团省委作为省地震抗震救灾社会管理服务组牵头单位,协调成员单位积极参与四川省2025年“5·12”防灾减灾救灾演练。演练期间,团省委启动“快速响应—登记报备—供需对接—精准参与—有序撤离”的应急志愿服务协同机制,指导市县两级团委设立“社会应急力量和青年志愿者工作站”,就近招募储备青年志愿者,做好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派遣和管理工作。同时,着力指导搭建“青青儿童乐园”,组织西部计划志愿者、返乡大学生、“童伴妈妈”等青年志愿者,为受灾地区少年儿童提供亲情陪护、心理疏导等特色服务。
记者:5月,川渝联合举行了应急演练,能否介绍一下本次演练的亮点?
肖翔:亮点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实现跨区域协同实战演练。本次演练有川渝两地17支队伍300余名队员参与进来,检验了川渝两地在突发灾害下的跨区域调度能力,为未来川渝应急救援“信息互通、队伍互援、技术互鉴”打下了基础。二是实战科目覆盖多灾害应急场景。本次演练突破单一灾害处置模式,构建了暴雨洪涝与山体滑坡并发、地震次生灾害等多灾害叠加场景。18个演练科目环环相扣,全链条检验提升川渝青年应急队伍的复杂环境应对能力。三是推动建立“平战结合”青年志愿服务新模式。明确通过青年应急志愿服务队伍与各市(区)结对机制,让川渝队伍常态化走进城乡社区、学校开展应急安全培训演练等活动,推动应急服务从“战时响应”转向“平战结合”。
下沉一线
让应急志愿服务进社区进校园
记者:进社区一直是四川应急志愿服务的重心之一,今年举行了什么活动?成效几何?
肖翔:今年团省委已指导支持全省21个市(州)应急志愿服务队伍围绕消防安全、地灾防治、应急避险等方面走进117个村(社区)开展“青春志愿·守护生命”应急安全志愿服务活动,覆盖10万余名群众。
同时,全省各级团组织聚焦村(社区)应急安全薄弱环节,积极开展系列活动。实施标准化技能实训。聚焦地质灾害、火灾、溺水等高频风险场景,系统开发应急救护标准化课程。开展沉浸式体验教学。围绕重大灾害逃生、应急救护等重点领域,设计应急演练、情景模拟等互动性教学环节。进行面对面科普教育。通过现场演示、摆点宣讲、一对一答疑等方式,定期下沉社区,向社区居民普及应急救护知识。
记者:今年,四川的应急志愿服务已经走进30所学校,校园应急安全课堂开展得如何?
肖翔:今年以来团省委联合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陆续推动自贡、攀枝花、乐山等10个市(州)30所学校开展校园应急安全课堂隐患排查项目,覆盖3万余名学生。
开展技能实操培训。应急救护讲师和行业专家通过情景模拟和实操演练,给师生传授应急知识和技能。开展应急安全演练。各地应急队伍模拟学校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场景组织开展应急安全演练。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各地组建专项排查小组,聚焦教学楼宇、办公场所、食堂等重点区域与关键部位,开展拉网式排查。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