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四川在线记者 蒋君芳 李强 成都观察 王翱
7月26日下午,成都世运会圣火在“竹梦”火炬中熊熊燃烧,一棒接一棒传递至最后一站——兴隆湖站。第112棒火炬手约翰·费尔利跑完自己的100多米后,将火炬传递到了下一位火炬手冯犇湲手中。
在全程120棒火炬传递者中,他们俩的身份有些特殊。一位是成都世运会会徽的设计者,另一位是成都世运会火炬“竹梦”的主创设计成员。成都世运会的火炬“竹梦”上,就印有成都世运会会徽。对他们来说,带着自己的“设计”传递火炬,这是一段十分难忘的经历。
“大约一年多前,抱着希望能赢得比赛的想法,我设计了这个会徽并提交参赛。然后,我成功了。”约翰·费尔利说,来到成都,看到自己设计的会徽,出现在了成都街头,甚至是自己乘坐的飞机上,是一种很美好的体验。
今年56岁的费尔利是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员和英国特许设计师协会会员,他的设计从业经验超过20年,先后在多个国际知名创意设计机构主导品牌设计工作,在业内颇有美誉。
他向四川在线记者分享道,在决定参加这次会徽设计征集后,自己查阅了大量关于四川和成都的资料,重点放在成都的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方面,最终选择了中国红、金沙黄、公园绿、熊猫黑,以及作为底色的雪山白,作为会徽的五大主色调。
从约翰·费尔利接过火炬的冯犇湲,心情同样激动,“我们设计的这个火炬,被这么多优秀的火炬手传递,我个人当然是非常开心,也非常荣幸。”
冯犇湲曾参与过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的设计。“能参与两届大型赛事吉祥物的设计,用设计助力体育发展,感觉非常幸运且充满挑战。”冯犇湲回忆,为做好设计,团队搜集了大量传统文化元素,并将其转化为设计语言,“这对团队来说是非常难忘的经历。而今天,我又以火炬手的身份,亲手传递了自己的作品,这份难忘加倍了。”
“中国自古爱竹、惜竹、敬竹,竹有君子谦逊低调、虚怀若谷的高尚品德,其生命力顽强坚韧、宁折不屈,这与团结拼搏、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高度契合,寓意世运健儿势如破竹。同时,竹是四川最具有代表性的植物之一。”冯犇湲说,“竹梦”意为“逐梦”,期待下个月,全世界的世运健儿都能在开放包容的成都,“逐梦”成功。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