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凝聚奋进共识 2025年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学习会在成都举行

发布时间:2025-07-29 16:24:42

四川在线记者 刘佳 

7月23日至25日,2025年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学习会在成都举行,这是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已坚持30年的一项重要制度性安排。

开班动员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晖要求,要在理论学习和参观考察中结合人大职能职责认真研究思考,不断提高运用理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要深入思考“十五五”人大工作怎么干、人大如何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发挥职能作用、如何更好以科技赋能人大工作、人大如何更好助力我省对外开放合作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从而更加自觉把自身工作摆到全省中心大局中来谋划,确保全省人大工作顺应时代要求、适应四川发展需要、更加富有成效。

带着问题去学习,大家收获了什么?又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打算?

深学细悟:筑牢履职尽责的思想根基

“学习会犹如一场‘及时雨’,既为我们盘点过往、校准方向提供了思想坐标,也为锚定新目标、开启新征程注入了强劲动能。”眉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先伟说:“王晓晖书记在开班式上发出的‘四问’,帮助我们进一步深化了对人大工作更好服务中心大局的认识,增强了履职担当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会上,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研究员董煜做了题为“‘十五五’规划前瞻”的授课。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党委副书记、人工智能场景化应用与智能系统测评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国栋,聚焦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关系强国建设,介绍了人工智能的核心特点、生动实践和中国贡献。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刘卿,分享了他就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中长期对外政策的研究成果。

“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生动鲜活,帮我们看清了形势、厘清了思路。”与会人员认为,当前,全省上下正值全力冲刺“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蓝图的关键时期,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学习领悟,不断增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政治自觉,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能。将认真思考如何加强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相关立法、监督和代表工作,认真思考如何抓住人工智能高速发展机遇,以数智赋能服务保障人大机关依法高质量履职。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为做好人大对外交往交流工作,更好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提供了有益参考。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外交思想和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大家表示,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对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有了更深刻的把握,将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为推动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聚焦发展:紧扣中心大局提升履职效能

紧密联系四川省情和人大使命任务,围绕“国之大者”“省之要事”开展深入研讨,通过调研、交流提升学习能力,是学习会的重要环节。

如何激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活力,保证人大制度全面贯彻、有效运行?成都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剡介绍,成都积极探索创新,制定出台地方性法规草案质量基本工作标准,持续推动基层立法联系点“提质扩点”,探索建立人大监督与纪检监督贯通协调工作机制,在全市建成1624个代表“家站”和7个“产业园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有力支持和保障了代表依法履职、开展工作。

广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力说,广安科学制定地方性法规,靶向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问题,《广安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科学指导实施187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广安市西溪河岸线保护条例》规定“提升岸线美化、亮化、彩化水平”,助力西溪河入选全国幸福河湖建设项目,成为广安文旅融合发展新地标。

凉山州人大常委会率先在全省市州出台《关于深化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工作的决定》,出台《关于深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决定》,重拳整治“马路杀手”……“我们坚持科学决策,在充分有效行使决定权上取得了成效。”州人大常委会主任龙伟说。

现场教学中,组成人员走进电子29所历史文化馆、农夫山泉青城山生产基地、天马“粮果”联动智慧农业产业园等地,了解乡村振兴和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等情况。

今年3月试生产的农夫山泉青城山生产基地,已规划建设安装7条生产线,第二季度产值超2亿元,预计项目全部达产后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约30亿元,带动就业约千人。天马“粮果”联动智慧农业产业园与省农科院、川农大等院校机构合作开展新品种培育和新技术攻关,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猕猴桃特色乡村旅游,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6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000万元……

“几个参观点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全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实践成果,让人倍感振奋、深受启发。”广元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国斌告诉记者,广元人大将在立法保护文旅资源上再发力,在监督推动重大文旅项目建设上再添劲,在献策破解体制机制上再用功,加快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知行合一: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磅礴实践伟力

在学习思考、调研交流中,与会人员对开班“四问”的“破题”之策逐渐清晰。

“十五五”人大工作怎么干?

——围绕省委发展战略,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找准人大立法、监督、代表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着力重点,高标准编制立法规划,制定监督、代表工作计划安排,更新理念、创新方法,以高质量人大工作为“十五五”时期全省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人大如何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发挥职能作用?

——深入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完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鼓励支持全省各级人大因地制宜探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路径举措,推动代表家站和基层联系点更好融入基层治理。

如何更好以科技赋能人大工作?

——探索运用“人工智能+”等手段,以“数字人大”建设为牵引,建好用好“一中心五平台”,推动立法、监督、代表等工作智能化、数据化、数字化,切实提升人大工作效率和科学化水平。

人大如何更好助力我省对外开放合作?

——充分发挥对外交往优势,聚焦助力加快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深化拓展与国外地方议会、友好组织、海外华人华侨等的交流交往,主动宣介中国道路、四川成就,积极助推科技创新、文化旅游、交通物流等领域的务实合作。

学习成效最终体现在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上。学习会结束,不少人心中已有计划。

省人大农业农村委主任委员杨秀彬告诉记者,该委正牵头制定《四川省家庭农场促进条例》,草案已请示全国人大农委、农业农村部,并广泛征求市州人大、有关部门和基层政府、各级人大代表、立法专家,特别是家庭农场经营管理者的意见建议,”先后7次召开立法座谈会,数易其稿,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条例草案,这两天正在省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初审,条例出台后,将实现我省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均有法可依。”

省人大城环资委主任委员梁伟华说,将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转化为立法的精度、监督的力度、民主的广度,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推动四川城市从增量扩张迈向存量更新,助力四川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城市建设和管理中都能看得见变化,摸得着幸福,感受得到公平。

省人大社会委主任委员房方表示,将充分发挥基层联系点民意“直通车”作用,探索建立社会建设智库,完善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使人大社会委的各项工作建立在更加坚实的民意基础之上……

在思想碰撞中深化认识,在交流互鉴中拓展思路,在明确方向中凝聚力量。大家一致表示,将以此次学习会为新的起点,以更加饱满的政治热情、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依法履职,担当作为,不断提升新时代四川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贡献人大的智慧和力量。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