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四川在线记者 高杲 行晓艺 李强
“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空地。”7月30日,“万千气象看四川”第三季度集中采访小分队从自贡市区出发,半个小时车程,便来到了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展示厅的大屏幕上,自贡市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林杰展示了两张不同时期的园区俯瞰图。
一张俯瞰图拍摄于2020年,那时园区刚开始建设,从画面上看,除了零星几栋厂房,整个园区还是一片浅丘荒地。另一张则拍摄于今年6月,七八十栋白色厂房拔地而起,污水处理厂、应急池等配套设施错落分布,一座氟硅新材料产业高地初具雏形。
作为独特而神奇的化学元素,氟形成的化合物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是一种新型的环保材料。以有机氟和有机硅化合物为基础发展而成的氟硅新材料,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封装、医疗健康等领域,是化工行业中发展最快、最具高新技术和最有前景的产业之一。
从一片空地上起步,到逐渐成长为氟硅新材料产业高地,园区到底做对了什么?
首先是立足资源禀赋,找准产业方向。
“发展氟化工产业,自贡有资源有基础。”林杰介绍,自贡探明岩盐储量超过170亿吨,地下黄卤、黑卤总量达17.5亿立方米以上,周边还有丰富的萤石资源,这些盐卤资源为氟化工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支撑。此外,当地还汇集了一批氟化工企业,形成了“盐—氯碱化工—氟化工—精细化工/新能源材料”产业链,产业基础良好。
其次是抢抓发展机遇,明晰发展路径。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氟硅新材料产业市场需求强劲,但需要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或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更快速发展。
“我们以氟硅新材料为突破口,加快构建绿色化工集群。”林杰说,一方面,园区聚力发展以高性能氟材料为龙头产业集群,另一方面也加大对新能源材料、精细化工等企业招引,初步形成以高端氟硅化工新材料为主线,新能源材料与精细化工为两翼的“一主两翼”主导产业布局。
抓风口、聚龙头,让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目前,园区已落地中昊晨光、中化蓝天、无锡东恒等企业38户,累计签约项目46个。今年4月,园区跻身由赛迪顾问评选的“中国氟硅化工产业园区十强”,是西南地区唯一入选的园区。
放眼全国,浙江、山东、江苏等地纷纷布局氟硅化工产业,打造化工园区,面对竞争,园区又该如何应对?
园区想到的一个策略,是为落地项目打造便捷舒适的“硬环境”。建设“氟材料产业研究院”;规划建设氟硅碳中试基地、安全实训基地;和四川轻化工大学等高校建设产业学院,培养专业人才;加强和国内研发机构对接……
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目的很明确,就是解决氟硅新材料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品在更多细分领域应用推广。同时,加快打造全链条“生态圈”,助力入驻企业降本增效。
提升“软服务”,同样重要。林杰介绍,园区建立了服务专班,推行“拿地即开工”“容缺受理”“保姆式代办”等举措。
这些举措,让不少企业受益。“在项目专员的协调下,从土地摘牌到施工进场我们仅用3天,大幅缩短了项目审批时间。”自贡国泰华荣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岳立告诉记者,这样有利于项目早日建成投产,赢得市场先机。
从千年盐都到建设“绿色氟都”,自贡在新材料领域探索和突围,让产业“含新量”“含绿量”不断提升,其背后反映出的是,四川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