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四川在线记者 兰珍
“嚯!这机器狗能驮着几十公斤的物品健步如飞?”“三秒,舌头一伸,中医诊断报告就出来了?”“这个‘蜘蛛人’,爬高上低轻松自如!”7月31日,四川省机器人产业供需对接活动现场,灵巧的机器狗一个利落的翻身跳跃引来阵阵惊呼,颈部灵活转动的镋钯机器人正随音乐轻摆,送餐机器人一边说着“借过”,一边来回奔波。这场集结了全省顶尖“四川造”机器人的科技会,俨然成了前沿的“演武场”。
与以往展会常见的人形机器人担任“接待员”不同,此次活动的主角是深耕工业、农业、医疗、服务等细分领域的“实力派”。它们不再是简单的“整活”吸引眼球,而是纷纷亮出看家本领,尽显硬核实力。
看热闹
体验感拉满 医疗农业机器人现场“整活儿”
展馆内,最火爆的体验区非医疗机器人莫属。“这么快?!”记者刚在智能舌诊机器人前坐下,按照提示伸出舌头,短短三秒,一份详尽的中医体质分析与健康风险评估报告就已生成。“‘望闻问切’能如此神速,背后是超10万例临床舌象数据沉淀和我们的核心算法。”华西精创高维度科技(成都)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邓茜现场揭秘。她进一步解释,这台能在20秒内完成全套舌象分析的机器人,覆盖了1000多种常见病症,整合了超10万种中西药方案,已在17家中医院“看诊”5年,其精准性经过了临床验证。好奇的参会者排起了队,小小的问诊台成了临时“网红打卡点”。
一旁,手部康复机器人和腿部外骨骼机器人也吸引着众多体验者亲身尝试。“亲身体验最直观,既能感受技术前沿,也是行业交流的好机会。”一位来自华西第二医院的参会人员坦言。
移步工农业机器人区域,景象陡然一变: 与医疗区的精密灵巧截然不同,这里矗立着形态各异、充满“硬核”的力量机械。摘果机械臂伸展,手臂一张一合,精准模拟人手的动作;硕大的打药机器人如同小型装甲坦克,“脖子”上顶着数十个喷头,“轰隆隆”地在模拟农田中穿梭;牵引、割草机器人等“大家伙”同样引人注目。
“农业机器人绝对是片蓝海,市场空间大、发展势头强。”成都华越疆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张焕拍着他的“得意之作”打药机器人介绍道,“这家伙能顶两个壮劳力,大热天也不怕中暑,效率高还安全。”作为从传统拖拉机制造转型的“新手”,华越疆的智能农业机器人意外爆红:7月刚量产的打药机已卖出十多台,割草机器人等产品更是订单排满,“果园和农场催得紧!找准了农田里的真需求,市场大门自然就开了。”
看前景
签合同、收货款 “钢铁萌宠”背订单上岗
活动现场,备受瞩目的四足机器狗成了现场“人气王”。翻滚、跳跃、倒立,这些被视为“炫技”的招牌动作,在观众的手机镜头前依旧引发阵阵喝彩。但更引人注目的,是它们背上形形色色的“行头”和工作人员口中实实在在的“订单”。
“看!这是我们和泸州银行合作开发的‘运钞员’!”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前,体型壮硕的“灵瞳L3P”背负着特制保险箱,步履稳健。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它能负重30公斤,专门解决运钞车到银行金库‘最后一公里’的安全运输难题。”
对面,另一只机器狗背着探测装置,是“核电站的智能安全员”,专职在危险区域执行巡检任务;还有的装备了光学雷达,化身复杂环境的“侦查尖兵”,或是能负重攀爬崎岖地形的“山地驮夫”。
“机器狗正从实验室的‘明星’变成各行各业的‘实干家’。”成都西部泰力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的项目经理赵琼一语道破四足机器人领域正在发生的变化。她指出,尽管缺乏人形机器人的灵巧上肢,限制了其在工厂流水线的普及,但卓越的稳定性和多地形适应性,让它们在特种作业、应急救援、户外勘探等要求苛刻的场景中,找到了不可替代的位置,并率先实现了商业化落地。“不再是概念演示,而是实打实签合同、收货款了。”赵琼表示。
正是这股落地的热潮,推动着蓬勃市场的形成。据现场多家企业透露,根据功能定制(如搭载的传感器、负重能力、特殊防护等),这些“钢铁狗”的成本不断下探,性价比增强,行业规模预计将以年均35%的复合增长率快速扩张。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