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2日讯(记者 唐璐 彭思诗 通讯员 吴宗谕)悠扬的钢琴声、律动的架子鼓、温暖的口风琴……8月1日下午,湖南美术馆一楼3展厅被音乐与感动悄然点亮。由湖南美术馆联合长沙市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的“鲸歌不孤单”星星专场音乐会温情上演。作为“种子派对·童年艺术计划”的延伸活动之一,这场特别的音乐会以儿童美育为媒、以艺术为桥,拉近了公众与孤独症群体之间的距离。
音乐会以“鲸歌”为名,寓意遥远的呼唤与温柔的回应,象征孤独中的连接与理解。来自春之晖特殊乐队和唯爱融合康教中心的孩子们走上舞台,用真挚的歌声和专注的演奏,倾情演绎属于他们的生命篇章——从充满力量的《赛马》二胡独奏,到温情满满的《萱草花》;从唤起时代记忆的《送别》,到催人奋进的《歌唱祖国》,熟悉的旋律在他们的演绎中焕发出独特而动人的光彩。
湖南省音乐家协会秘书长廖鸿立为孩子们量身创作并编曲的原创作品《星星的孩子》。当那一串串柔软音符流淌开来,如一束光穿越心灵,点亮了每一位观众的情感共鸣。
音乐会开始前,观众在签到处领取了印有微笑图案的孤独症贴纸。一枚小小贴纸,传递着对特殊群体的尊重与善意,也映射出社会日益增强的包容与理解。
除了音乐,这场活动还注重互动体验。在“乘着火车去旅行”的情景绘本互动中,孩子们沉浸于图像与声音的交织中,跟随故事穿越国度、认识动物,在寓教于乐中释放童真与想象力。
“假如我是一颗星星”分享交流环节中,孤独症儿童家庭代表、专业人士与公众面对面互动交流,围绕成长经历与心理需求展开真诚对话。一位育有两名自闭症孩子的父亲感慨道:“孩子们从4岁开始学画画、唱歌后,愿意和人说话了,性格也比以前开朗了很多。美育对孤独症孩子的康复发挥了一定作用。”
本次音乐会是湖南美术馆第四届儿童美育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种子派对·童年艺术计划”在“心灵之壤”板块中特别设置“寻找52赫兹”孤独症主题展览,聚焦这一群体的艺术表达与心灵成长。此次共征集来自长沙市20余家孤独症康复机构的作品,遴选60幅童画作为舞台背景,与音乐共同织就一幅心灵与艺术交融的温情画卷。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展演与展览所用场地和布景,均由湖南美术馆、长沙市残联、春蕾儿童康复中心协力打造。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推动更多融合性、包容性的艺术项目,让每一颗“特殊的种子”都能在艺术的土壤中自由生长、熠熠闪光。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