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四川在线记者 阚莹莹
8月4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近日该厅印发《四川省生猪饲料节粮增效技术要点》(以下简称《要点》),从饲料配制技术、饲料加工技术、饲料使用技术及饲料节粮增效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等环节,构建了一套全链条节粮降耗、降本增效技术体系。
四川是生猪养殖大省,2024年生猪出栏6149.6万头,养猪耗粮超过1000万吨,每年至少调入玉米、豆粕等原料600万吨。四川也是饲料产销大省,2024年工业饲料总产量1471万吨,其中猪饲料占比近70%。因此,四川养殖业面临优质饲料原料紧缺和养殖减排压力大的双重挑战。
为推动四川生猪产业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方向转型,《要点》集成精准营养需要、地源性饲料资源开发、饲料加工和使用等关键技术。例如饲料加工技术,通过适宜的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改变饲料原料或者全价饲料的结构与特性,降低抗营养因子含量,提升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最终实现“用更少的饲料,产更多的猪肉”。
《要点》提出,通过系列技术,预计到2030年四川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出栏肥猪每千克增重耗料降低0.2千克以上。通过充分挖掘地源性饲料原料以及其他非粮饲料资源利用潜力,减量替代饲料用粮10%以上。在四川生猪出栏保持约6000万头的基础上,饲料用粮每年可节约220万吨左右,节粮比例约占四川外调饲料用粮的30%。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