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渠县:农业生产抗高温 抠细节做好物理防护

发布时间:2025-08-05 18:20:18

四川在线记者 袁城霖

“遮光率多少?”8月4日上午,烈日当空,渠县特色农产品发展中心副主任王会权来到该县涌兴镇洪坪村设施蔬菜基地,首先问起了遮阳网的遮光率。这片村集体今年新打造的300亩蔬菜基地,新一茬小白菜刚刚冒出嫩苗。为避免高温烧苗,前段时间村集体在大棚外安装了一层遮阳网。

“40%,按农技宣传买的遮阳网。”洪坪村党支部书记任光勤回答。“买对了的,遮光率要在30%—50%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不好。”王会权拿出温度计走进田间测量,气温比露天环境降低了约3℃。 

近段时间,渠县日最高气温接连冲上40℃,成为川渝地区高温榜单上的“一霸”。作为农业大县,帮助农作物和禽畜挺过高温关,成为渠县农业农村工作的一大重点。

“采用遮阳网等物理防护措施,大多数种植户都知道,但关键是按照技术标准来。没用好,可能会适得其反。”王会权说。

渠县特色农产品发展中心编写了一份叫做《筑牢农作物抗高温防线》的农技提示,内容中对使用秸秆覆盖露天经济作物根部减少水分蒸发作了技术要求,铺在柑橘、葡萄等作物根部秸秆的厚度为5—8厘米。“厚度不够,减少水分蒸发的效果不明显;过于厚实,又会形成闷热环境。”王会权解释。

从细微处着手,抠细节用好和推广物理防护技术,渠县水利局联合渠县农业农村局绘制了“高温作物用水优先级地图”,优先保障水稻扬花期、玉米灌浆期等关键生育期灌溉。

在养殖领域也有许多考虑。比如渠县给散养户发放遮阳网,指导搭建临时遮阳棚,明确高度不低于2.5米,确保通风;同时优化饲养管理模式,推行“密度减半”措施,要求生猪存栏密度从每平方米1.2头降至0.8头,蛋鸡笼养密度从每笼4只减至3只,对出现中暑症状的畜禽及时隔离。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