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四川完成第9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

发布时间:2025-08-07 16:39:12

四川在线记者 石小宏

8月5日中午,资中人李亮(化名)成功完成了造血干细胞采集,他也成为四川第9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不久之后,远在上海的一个小生命,也将因为他的爱心善举,重新获得感受世间美好的机会。

从2008年登记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到2025年成功配型和采集完成,在长达17年的爱心坚守中,李亮25次无偿献血、两次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最终完成了这次“生命接力”。

17年时间里无偿献血25次

2008年4月,当时还是大学生的李亮在校园里听到了四川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宣讲,他也真正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无偿献血”“器官和遗体捐献”的意义。他当场填了登记表,挽起袖子完成血样采集,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也是从那天起,无偿献血成了李亮的一个习惯。17年间,他累计献血25次,9400毫升的献血量相当于两个成年人全身血液的总和。“现在已经习惯了,仅仅是力所能及地做了点于社会或他人有益的事。”李亮这样说到。

两次配型成功一次成功捐献

2019年的一天,李亮第一次接到省红十字会的电话。“配型成功了!”电话里的消息让他瞬间热血上涌,但由于其他原因这次捐献最终未能完成。他当时为这次未能实现的捐献感到有些失落。

2025年6月的一天,李亮的手机响起,电话那头的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给他带来了一个让他心跳加速的消息:“您的造血干细胞与上海一位血液病患儿配型成功。”放下电话,李亮难掩激动,从2008年大学时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到真正实现捐献,他等了17年。为了顺利捐献,他开始调整作息、健康饮食,并且规律运动,以便在捐献时能有良好的身体状态。在捐献造血干细胞前几天需要打“动员针”,就是注射一种叫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这个过程中,李亮坦言身体有些轻微不适,但他说:“这点不舒服,我能扛得住。”

在采集造血干细胞时,看着血细胞分离机的管子里,自己的血液缓缓流动,李亮动情地说:“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救助一个生命,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难得的事情”。经过近4个小时的采集,167ml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分离出来,并立即由专人送往上海救助患儿。

据了解,四川省造血干细胞捐献量从2016年突破100例到2021年突破400例仅用5年,增速持续刷新纪录。截至2025年8月5日,全省造血干细胞志愿登记人数达141493人,成功捐献突破900例,为近千名血液病患者带去生命希望。

知识多一点:

如何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1.报名当“后备军”:

18-45岁、身体健康的人,在红十字会指定的医院或献血点献血时,填完同意书并留取5毫升血,就能加入中华骨髓库。这就像把你的名字写进“救命名单”里,不清楚的也可以拨打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四川省管理中心办公室热线028-84352128。

2. 等一个“缘分”:

全球70多亿人,配型成功就像大海捞针,全靠运气。但一旦有患者和你配上了,工作人员会联系你,确认要不要捐献。

3. 成为“超级英雄”:

同意捐献后,做个体检,确定没问题就能救人啦!你的造血干细胞会火速送到患者身边,帮助患者重获新生。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