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吕佳怡 四川在线记者 严佳敏 魏冯
成都开启世运会时间,全民运动、快乐健身持续加码,但运动损伤可不容小觑,本期《医本正经》邀请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运动医学康复科主管治疗师黄继超,为大家讲讲如何系统预防运动损伤。
黄继超曾服务于国家射击射箭队、短道速滑等国家队,也参与过2023年成都大运会医疗保障。
预防损伤,热身、拉伸、放松和日常训练一个都不能少
“常见的运动损伤有两类,急性的损伤和慢性的劳损性疾病。”黄继超介绍,大家在篮球、足球等对抗性项目中常见的崴脚、膝关节损伤等都是很有代表性的急性损伤,打网球反复挥拍且姿势不当导致的网球肘,慢跑、跳跃造成的膝类劳损等则是慢性的。
预防损伤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热身,在运动前进行相应的热身活动,主要是日常的有氧运动,比如慢跑或者功率自行车,简单5—10分钟让身体先热起来。
其次是动态的拉伸,目的是迅速激活肌肉,再叠加一些专项活动,有利于降低在接下来特定种类运动中受伤的风险。
然后是运动后的充分放松,在高强度的运动后,相应的肌肉处于疲劳状态,这时的放松能让肌肉更快恢复,也能更好控制伤病风险。
除了在运动前中后的常规防护举措,还需要在日常训练中提高身体素质。针对常做的运动,要有意识地提高相应的身体素质,比如核心的力量、下肢的稳定、脊柱的控制等,既能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也能提升运动表现。
不同人群运动目的、项目不同,防护手段也有差异
“不同年龄人群运动的目标是有差别的。”黄继超表示,青少年可能更多是想提高运动表现,那么运动强度就会更高,风险也随之增加,运动中的防护就需要更充分。可以选择肌贴等辅助用品预防损伤。
对于老年人,黄继超说:“老年人主要是为了健康,帮助他们更好完成日常生活所需的功能性动作,这种情况下,运动应由低循序渐进地增加到中等,就能很大程度上避免因为强度问题导致的损伤。”
不同运动项目的防损伤措施也有差异。
黄继超以自己每周进行2—3次网球来举例说明。“运动前的热身阶段,简单围着网球场跑一两圈,缓慢提高心肺控制力;然后进行动态拉伸,尤其是下肢和肩关节;运动完毕,则会利用泡沫轴或者筋膜球适当放松肩周肌肉,缓解肌肉疲劳。偶尔运动过程中也会出现肩关节的不适,但在这些防护手段的辅助下,很快就会消失,如果遇到比赛等强度更大的情况,可能出现轻微肩痛,这时冰敷也能很快缓解疼痛。”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