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最安静”的比赛:自由潜水,在极致的平静中突破极限|世运特写

发布时间:2025-08-13 18:16:21

四川在线记者 范芮菱

比赛开始前三分钟到比赛结束裁判出牌,近10分钟的时间里,全场观众需要保持安静,不欢呼、不鼓掌。8月10日至11日,成都世运会上的自由潜水项目,被网友称作“最安静”的比赛。

比赛中,运动员仅用一口气在泳池中折返游出尽可能远的距离,最终按距离长短排名。记者在现场没有看到激烈的对抗、水花的翻腾,运动员下水、出发的动作轻柔如鱼,呼吸蓄氧的过程漫长而专注,更像是一场与自己的较量。

“这是一项极其考验肺活量和意志力的运动。”成都世运会中国队自由潜水选手金明在赛后说道。在8月11日上午进行的自由潜水男子动态有蹼决赛中,他在水下坚持了3分05秒,游进了254米,却因出水流程犯规,成绩被取消。

“肾上腺素分泌太多了,心跳太快,调息调不下来,可能太想要这个成绩了。”金明坦言,自由潜水与普通游泳截然不同——游泳需要激情,自由潜水则需要绝对的平静。“对自由潜水而言,肾上腺素是‘敌人’。”他解释,这是副交感神经占主导的运动,心率越低越好,身体要像处于休息状态一样。

18岁的中国选手龙邓喜是本次比赛的“黑马”。这位曾代表广东参加全国残运会的游泳选手,转练自由潜水仅五个月,就在成都世运会残疾人自由潜水项目中连夺两金并打破世界纪录。从游泳的“动”到潜水的“静”,他总结出自己的训练心得:“潜水时,要心无旁骛;比赛时,也需要学会利用调整呼吸等办法来缓解紧张、疏解情绪。”

对于选手们来说,自由潜水的魅力,不仅在于身体的极限挑战,更在于心理的修炼。金明说,自己研究了很多年如何“去掉目标感”,但在大赛中仍会不自觉地渴望成绩。唐珂,另一位中国自由潜水运动员,则将这项运动比作“一场与自己的对话”。“在水下,你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感受到血液的流动。任何杂念都会消耗氧气,影响表现。真正的对手,从来都是自己。”

尽管自由潜水在国内仍属小众,但成都世运会为选手们提供了展示的舞台。观众在“最安静”的比赛中,见证了运动员如何在水下与自己较量,如何在极致的平静中突破极限。

或许,自由潜水的意义不仅在于竞技,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生活方式——在喧嚣的世界里,学会安静,学会与自己对话。正如金明所说的那样,只有当你真正平静下来时,才能游得更远。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