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四川在线记者 王成栋
“今天不买,明天会更贵。”捋了捋头发,赵洁回复试图讲价的客户。在成都青羊区人民公园附近的菜市场卖了10多年花椒,赵洁第一次这么有底气。
她的底气来自上游客商不断传来的涨价信息。自7月下旬花椒开采以来,半个月内,川内青花椒(鲜果)从5元/斤涨到了8元/斤,红花椒(鲜果)从7元/斤涨到了12元/斤。
监测显示,当下全省青花椒和红花椒的均价,都较去年同期上涨50%以上,且涨势仍在持续。在过去近十年来持续下滑后,今年花椒为何突然翻身了?
“这一天迟早要来的,只是甘肃等产区减产让它提前了”
“没想到的事。”幺麻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赵跃军说,今年以来,大部分农产品价格普遍低于去年同期,花椒成了为数不多的“逆行者”。
那么,花椒价格为何会涨起来?
“主产区减产了。”省花椒产业发展促进会执行会长王明珏说,甘肃的花椒减产,直接改变了今年全国红花椒的供需平衡。
在全国花椒种植版图上,川陕甘云四省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占据了总量的七成左右。其中,四川种植面积570万亩、干花椒产量19万吨左右,位居全国首位。甘肃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四川,且以红花椒为主。但今年春天,甘肃花椒主产区天水、陇南等地先后遭遇倒春寒和干旱,严重影响了产量,乃至局部绝收。
“要知道,甘肃有四百多万亩花椒,足以改变全国整体花椒供需关系。”省农科院有关负责人指出,在甘肃红花椒确认减产前,四川、重庆等地上市较早的藤椒价格波动不大,但等到甘肃红花椒确定减产,带动了正在采收的青花椒同步涨价。
常年在甘肃、四川等地从事花椒贸易的成都商人周全介绍,由于甘肃产区减产严重,近期大部分同行涌入四川的汶川、汉源等地红花椒产区,“所以,这些地方的花椒一天一个价。”
把视野放宽,减产的不只是甘肃。
自2014年开始,全国花椒种植面积和产量走上了一条抛物线。在2014年,四川花椒种植面积只有300万亩左右,仅为当下的一半左右。
再看全国,据中国林业年鉴统计数据统计,2014年至2019年,全国花椒以每年超百万亩幅度增长。至2019年,全国种植面积达到顶峰的2654.22万亩,当年产量57.4万吨。但到了今年,全国的花椒种植面积只剩下2000万亩左右,预计产量46万吨。换言之,六年间,全国花椒种植面积减少超过650万亩。伴随着产量的变动,四川与全国的花椒价格在过去的十年一直处于下滑期间。特别是2019年之后,更是坐上了“滑梯”。这反而加重了农户调减种植面积的幅度。
“所以,这一波涨价潮是迟早要来的。”周全认为,甘肃产区的今年减产,只是加速了涨价潮的到来。
库存居于高位、扩产难度大,涨幅上限不大、可持续性不算强
赵洁烦恼的原因,不只是客户的质疑,还有上游客商不断调涨出货价。
“再这样下去,麻辣豆腐、水煮肉片都得涨价。”赵洁说,按照五斤红花椒鲜果晒成一斤干果计算。目前,成都市场上的干红花椒每斤成本已超过60元,这比去年同期贵了20多元。
这轮花椒涨价潮何时结束?
“过一段时间才能看得出来。”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当下花椒涨价,一定程度上让种植户、中间商选择了等待。
王明珏等人呼吁,椒农和客商,应该趁着当下较好的行情适时出手,“尽量别观望,货物换成真金白银比较实在。”
但在当下的市场背景下,不少椒农已经打算,来年复产。凉山州金阳县椒农莫日子哈说,他打算来年多流转些土地,全部种上花椒。
“作为农产品,花椒的价格受市场供需关系、种植采收成本、国家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周期内有一定的波动是正常现象。”省花椒产业发展促进会有关负责人提醒,对于当下的涨价潮,农户应该选择理性看待。因为,花椒的种植是典型的“周期长、投入大、成本高”,例如,新栽植的花椒苗一般要五年才能丰产。而从种植树苗到丰产,每亩投入至少五千元。由于暂时还未完成采收阶段的机械化,每亩丰产期的花椒采收成本动辄数千元。
此外,从供需情况来看,受此前多种因素影响,全国花椒的库存还处于高位。中国林业年鉴等资料显示,截至去年,全国花椒库存还有36万吨,而全国每年所需总量不过40万吨左右。因此,在高库存的背景下,花椒的价格上涨的可持续性并不大。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