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养老机构融资添新路径,四川首笔“床位收费权质押增信贷款”在眉山发放

发布时间:2025-08-18 11:06:16

四川在线记者 底伊乐 眉山观察 曾永丽

床位预订费也能质押贷款?这一看似新鲜的融资模式,近日在眉山市青神县成为现实。8月15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眉山市分行获悉,当地一养老机构以未来3年床位预订费为质押,从四川青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神农商银行”)获得300万元贷款,这是全省首笔“床位收费权质押增信贷款”。

“上个月贷款到账后,我们新增200张护理型床位,完成远程诊疗系统的建设,软件硬件都有了提升。”该养老机构负责人徐建军介绍。

这家机构与许多县域养老服务机构一样,被“轻资产运营、有效抵押物不足、融资成本高”的难题困住——有升级服务的迫切需求,却因资金缺口只能让计划搁置。

这样的困境并非个例。青神农商银行养老金融专班此前的全县摸底调查显示,60%的养老机构都有升级老旧设备、扩充服务容量的计划,但“贷款难”成了阻碍发展的“拦路虎”。

“过去养老机构贷款主要依赖抵押和信用两种方式,90%的机构因无足额抵押物、信用贷款额度有限而受阻。” 青神农商银行信贷管理部副总经理陈婉遐说,这是“行业的共性难题”。

转机出现在今年7月。在深入了解该养老机构的经营状况、还款能力及实际需求后,青神农商银行创新推出 “床位收费权质押” 增信模式。

这一模式下,养老机构以未来3年床位预订合同收费权为核心质押物,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完成登记公示后,金融机构为该养老机构发放300万元贷款。同时,借助人民银行再贷款政策支持,这笔贷款执行较低利率,切实减轻了融资成本。

“凭借床位收费权竟然就能贷款,不需要抵押物,放款速度快,银行帮了我们大忙。”徐建军说。

同时,青神农商银行同步建立风险管控机制,为养老机构开设预收费专用监管账户,“为保证预收费资金使用安全,我们要求该机构不少于70%的床位收入存入该账户进行归集和监测,实现资金流向全程可追溯。”陈婉遐说。

“智能护理设备覆盖率从30%提升到85%,老人平均呼叫响应时间从15分钟缩短至3分钟。”徐建军表示,这笔资金支持大幅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与效率。

“这一服务模式走在全省前列。”中国人民银行眉山市分行货币信贷政策管理科负责人表示,此次首笔贷款的成功发放,是眉山养老金融的新探索新实践,为养老服务机构融资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将有力推动养老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更优质、更便捷的养老服务。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