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中巴外长战略对话,应对“三重”局势变化丨夜观天下·深读

发布时间:2025-08-19 17:53:52

四川在线记者 江芸涵

随着四川2025年高考录取基本结束,多数考生已经收到高校录取通知书,即将开启美好的大学生活。在录取通知书送达的同时,考生还会收到一份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和一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家庭经济存在困难的考生,入学前和入学后分别可以享受哪些资助政策?如何申请?日前,省高考录取场专门就此作答。

入学前:路径畅通,助你圆梦

(一)国家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分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向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咨询办理。

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向就读高校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咨询办理。

提醒大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只能二选一,同一学年内,不能同时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

资助对象: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和研究生。

贷款额度: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20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25000元。

贷款期限:学制加15年,最长不超过22年。

贷款利率:按照同期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70个基点执行。

(二)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教育助学项目滋蕙计划

资助对象:包括四川省在内的中西部2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

补助内容:一次性补助从家庭所在地到被录取院校之间的交通费和入学后短期生活费。

资助标准:省内录取院校500元、省外录取院校1000元。

办理方式:可向当地县级教育部门咨询办理。

新生报到期间:绿色通道,暖心开启

全国高校都会开通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如果入学时还没有筹齐学费、住宿费,可通过“绿色通道”先办理入学手续。

2025年8月20日至21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将访问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出席中巴第六次外长战略对话。

王毅外长此访的背景,是中、美、俄、印等大国关系剧烈调整,南亚地区格局和域内外国家间关系加速演变,巴基斯坦积极调整外交政策、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迎来多个关键节点……

准确一点说,中巴战略对话是在全球、地区、双边关系发生“三重”局势变化的关键时刻举行的,意义重大。今天我们就这个话题分享一些个人观察。

一、全球维度:

地缘政治竞争加剧与国际秩序重塑

上周的美俄峰会(特朗普与普京会晤)未取得实质性成果。隔日,我外交部宣布外长王毅即将访印,并举行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24次会晤。美国媒体称这一举措引发美担忧中印关系缓和、进而形成“中俄印稳定大三角”、甚至挑战其世界主导地位。在这一背景下,随后的中巴战略对话也格外受到关注。

2025年以来,大国竞争明显加剧、国际秩序经历深刻重塑,使中巴关系所处的地缘政治环境更加复杂。此次中巴战略对话,不仅是双边关系的制度化沟通,也承载着在复杂国际局势中协调立场、增强战略互信的作用,以协同回应外部环境压力,稳抓战略机遇谋求共同利益,意义重大。

一是大国竞争持续深化,巴外交更加积极灵活多元。

中美在科技、能源、军事及金融等战略性前沿领域的博弈日趋激烈,甚至形成高压竞争态势。巴被普遍视为中美博弈的重要节点,近期有美“挖中巴墙脚”的舆论出现。

但从历史来看,巴外交政策始终在多方平衡中寻求利益最大化。巴方与美保持关系,有助于获取国际话语权和安全合作机会,但绝不会以牺牲对华、对伊朗合作为代价。这就是为什么近期美巴关系升温的同时,巴方持续在强化与中国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持续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

近年来俄罗斯与美、欧关系波动显著,俄因而加强了与中、印等国的战略合作,以平衡西方压力。巴与俄保持在能源和防务领域的合作接触,还加大与海湾国家的经贸合作,显示其在大国竞争中努力维持其战略灵活性。

全球南方国家倾向于通过多边机制扩大自主发展空间。巴基斯坦在联合国、上合等多边外交场合不断强调反恐与经济发展议题,力图改善国家形象并争取发展机会。

二是国际秩序多维度重塑,为对话提供纵深议题。

安全领域,全球军事部署进一步调整且军贸高位运行,美强化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存在。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数据,2020-2024年间巴成为全球第五大武器进口国,且多数来自中国,军贸结构使安全合作和军事保障成为议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传统安全领域,气候、能源与网络安全对国际秩序构成新的挑战,同时局部冲突频发,加剧了安全环境的不稳定性。

经济领域,全球产业供应链出现“脱钩”与重组趋势。美对高技术的出口管制及关键资源的控制,推动各国优化供应链布局,转向“安全优先”。中国坚持扩大开放的政策与美频繁使用关税手段形成鲜明对比。多边框架如“一带一路”倡议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强化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投资联系,同时技术标准和绿色规则竞争成为国际经济秩序重塑的新焦点。

在全球治理方面,传统多边机构作用发挥受限,区域治理平台和新兴合作机制作用凸显。

国际秩序重塑带来的压力和机遇,为战略对话提供了纵深议题库。

二、地区维度:

多维矛盾交织与多重安全挑战

当前南亚地区正处于格局深度演变的关键时期。南亚地区呈现出传统安全矛盾与非传统安全挑战交织、区域合作与大国竞争并存的复杂态势。同时南亚国家长期面临治理困境与经济复苏迟滞,区域合作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在此背景下,此次中巴对话不仅需要回应双边合作需要,更关乎地区稳定与战略均衡,对于塑造南亚次区域秩序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首先,2025年5月印巴紧张局势显著升级,边界小规模冲突与外交摩擦频发,凸显南亚传统安全困境的长期性与复杂性。印巴矛盾不仅限于克什米尔问题,还延伸至跨境恐怖主义、中巴经济走廊安全及水资源争端,导致地区安全形势持续动荡。

其次,阿富汗局势仍是地区稳定的关键变量。阿富汗局势的不稳定性增加了跨境安全风险,并对巴在难民安置、边境防控及地区稳定上提出更高要求。巴军方表示,自8月7日深夜起在俾路支省毗邻阿富汗边境的兹霍布地区开展反恐军事行动,截至9日凌晨打死47名恐怖分子。今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巴、阿三国外长非正式会晤表明,阿富汗问题正上升为多边安全合作的重要议程。

再次,孟加拉国在中印之间保持战略平衡以实现经济增长,既属于印度“邻国优先”的合作范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参与者,其对南亚地区经济走廊建设与能源网络衔接具有关键意义。但近期印媒报道认为,巴正通过情报、宗教动员等手段在孟进行所谓的“软性渗透”,被形容为“东巴基斯坦2.0”版计划,可见孟巴关系复杂互动及印长期“一家独大”的心态。

最后,以色列与伊朗冲突爆发后,巴对伊的坚定支持,使得双方深化合作并确定了双边百亿美元贸易额目标。更值得关注的是,伊朗暗示可能加入中巴经济走廊能源项目。

此外,在王毅外长抵伊斯兰堡进行战略对话之前,8月18日至20日王毅将访问印度并举行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24次会晤,以及中、巴、阿三国外长定于8月20日在喀布尔举行高层三方会谈,重点讨论反恐合作以及中巴经济走廊的拓展事宜。

上述外交活动之间存在议题前置与联动关系。在访印和三国外长会谈中提前沟通,有助于减少印或第三方对中巴经济走廊延伸及中巴合作的意外干扰;同时也可使中巴战略对话更具成效性。

南亚地区

三、印巴双边维度:

冲突阴影延宕与关系不稳定性增加

印巴两国在南亚的人口规模、军事能力及政治影响力均居前列,其关系直接影响到南亚次大陆的安全与稳定。

自2025年5月印巴发生军事冲突以来,双边关系再度陷入紧张局势,两国在外交、经贸及地区合作机制中的互动陷入停滞。此外,印巴争端已外溢至南亚区域合作机制,南盟(SAARC)部长级会议因矛盾持续推迟。国际媒体普遍担忧,这种紧张可能破坏南亚地区的整体稳定。总体来看,印巴关系短期内难以缓和,军事对峙、外交僵局和经济隔绝成为常态。

值得注意的是,王毅外长访印(8月18日至20日)可能提前传递中巴经济走廊延伸与中巴深化合作的政策意图,缓解印对巴相关行动的安全疑虑,平衡印巴关系。同时对外传递中国能够同时与印度和巴基斯坦保持高层对话,避免被塑造“中巴战略协同对印”的反向叙事。

在此背景下,中巴战略对话被伊斯兰堡视为平衡印度影响力、保障战略纵深的重要机制。

总之,此次中巴外长战略对话虽是中巴年度常规外交安排,但因为其面临复杂的“三重”变化背景,显出特别的意义以及高关注度。它也清晰表明中巴传统友谊牢不可破、双方始终致力于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建设,不会也不能受到任何第三方因素干扰,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将在“变”与“不变”中更加走深走实。

(作者:张超哲,四川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胡雨婷,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