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四川在线记者 唐子晴
8月18日,成都宽窄巷子景区游人如织。人群中,成都市公安局青羊区分局黄瓦街派出所社区民警廖建文错身走过,挨着叮嘱沿街售卖美食的商贩:“记得把串串尖尖去掉,不要伤到人,有需要随时打电话。”
每逢节假日,宽窄巷子客流量持续高位运行。今年,宽窄巷子以单日接待19.7万人创下单日接待量新高,但辖区街面六类侵财警情同比下降22%,非侵三类警情同比下降19%。
“在游客越来越多的情况下,靠什么守护好一方平安?”面对记者的疑问,廖建文笑着说,与千年少城常伴,黄瓦街派出所的民警们深谙老成都的智慧,在日日如一的忙碌中打磨出快慢结合的治理之道。
A面“快”:
民警24小时不关机 第一时间处警
宽窄巷子为开放式街区,短短数百米的街巷内聚集了160多家商家店铺,在超大客流情况下,怎样避免发生拥挤踩踏等安全问题、偷摸扒窃等治安案件、燃气失火等重大事故,是摆在黄瓦街派出所面前的第一个难题。
在宽窄巷子联勤指挥部里,墙上的几块屏幕上监控画面与数据图表不断切换,景区情况尽收眼底。廖建文告诉记者,派出所联动街道办事处成立了“平安宽窄”联合党支部,支部成员联动,组建起一支现场处突小分队。
走进窄巷子,执勤民警和景区物业保安分工配合,提醒游客注意游览安全。“这几年,巷子里偷摸扒窃等案子早已绝迹,我们日常处理的最多的就是孩子走失、物品遗失等求助警情。”为了解决这些游客常见问题,派出所给景区物业保安配发了对讲手机,第一时间通报情况,“出现突发情况多方配合,一般情况下走失的娃娃不超过10分钟我们就能找到。”
就在几天前,廖建文接到景区一位店主的来电,称收银的店员由于工作疏忽,少收了客人3000多块钱,挂了电话,廖建文和同事赶到店里,通过系统查找后,很快联系到了那位客人。“客人听了情况后,非常爽快地补齐了少付的款项,不到30分钟,事情就解决了,太感谢了。”店员黄生丽说。
B面慢:
网红街区建联盟,共护烟火中的平安
紧邻宽窄巷子,是另一条烟火气更浓的街巷——泡桐树街。近年来,伴随片区整体改造,泡桐树街因地制宜,将临街住户改造成底商,形成了一条以酒吧餐饮为主体的新型业态。噪音和油烟扰民问题也随之产生。
“之前不少邻居嫌我们吵,大家没说几句就要吵起来。”泡桐树街孙二娘私房菜掌柜说,楼上楼下常常闹得不愉快,生意也受了影响。
为了彻底解决商家和住户之间的矛盾,当地街道办事处牵头,公安、城管、市场监管所、社区,与泡桐树78户商家、居民代表共同建成了“商居联盟”。
通过商家居民微信群,每月开例会,有问题线下沟通。沏上几碗盖碗茶,问题摆在台面上,各部门现场提出解决办法。经过释法说理,明确了商户隔音、消防、摆摊、油烟等多条标准规范和应尽义务,党员商家带头签订了责任书,每十户商家“十商联勤”,齐心协力做好“门前三包”、轮流值班巡逻值守、共同化解消费纠纷。“商居联盟”机制建立以来,黄瓦街派出所接到的报警量、纠纷量都大幅下降。
同样的思路也被用在另一条“网红美食街”奎星楼街上。人流量增大,商家店铺越来越多,噪音油烟污染,导致商家和居民的矛盾突出,街面扒窃高发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奎星楼一度成为了辖区的治安热点。
黄瓦街派出所联合社区、商家、住户组建“宽窄平安美食联盟”,发动志愿者成立“黄瓦义警”。晚上七点到十点是人流高峰,黄瓦义警在街面巡逻。组建半年后,奎星楼街总警情同比下降约两成,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七成,侵财类警情同比下降约八成。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