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四川在线记者 田姣 资阳观察 吴昊江
“叶婆婆,今天早餐有馒头、包子和鸡蛋,我帮你端过来吧!”8月20日早上7点左右,资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康养中心(市老年护理院)的护理员刘天赐已经穿好工作服,迈着轻快的步子穿梭在用餐区和老人居住区之间。
同一时间,康养中心二楼,护理员李思琪正在耐心安抚着想回家的王爷爷和曹奶奶;三楼,姚蝶一边帮助99岁的罗婆婆晾衣服,一边陪她聊天;四楼,不太爱说话的廖锦轩已打好两盒早餐,端进王淑琴和杨则飞老人的房间,陪他们一起用餐。
这群年轻人有一个共同的标签——“00后”。今年6月底至7月初,这4位应届毕业生通过劳务派遣的方式加入资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康养中心,每天负责协助老人用餐、指导服药,以及完成日常护理和康复训练等工作。
“他们中最大的24岁,最小的才21岁,年轻、有朝气。”资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康养中心副主任赵天霞介绍,目前中心共有66名护理员,除这四位“00后”外,团队普遍年龄在50岁左右,部分阿姨已超过60岁。
这批“00后”的加入,不仅优化了团队的年龄结构,也注入了新的活力。赵天霞表示,以往护理团队年龄偏大、文化水平有限,而年轻人体力好、学习能力强,在专业运用、跨代沟通和服务创新方面展现出明显优势。
21岁的刘天赐毕业于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康复专业。虽然入职不到两个月,他已在日常护理中敏锐注意到卧床老人活动受限的问题,主动提议在床位加装拉力带,方便老人进行力量训练。他还开始思考如何将日常护理与康复训练结合,提升失能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为何会选择老年护理员这份职业?四位年轻人各有考量,总结起来有两方面:一是因为专业对口,他们在大学期间学习的都是护理和康复相关的专业,与养老服务紧密相关;二是看好养老行业的发展前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更多年轻人加入养老行业成为必然趋势。
当然,挑战也不可避免。刘天赐和李思琪主要负责失能和失智老人,最初面对老人大小便失禁等照护难题时,也曾感到些许不适,“但现在已经完全适应了”。姚蝶和廖锦轩照顾的大多是轻度失能老人,更需要投入耐心和细心,关注老人的心理健康和日常陪伴。
老人们对四位“00后”赞不绝口。“很贴心,就像自己的孙儿一样!”88岁的王淑琴与老伴同住康养中心,她回忆道:“有一次我去打麻将,老伴在房间休息,小廖(廖锦轩)就陪了他一上午。这么年轻,能做到这么细心,真的很难得。”
如何留住这些年轻人?畅通职业晋升通道尤为关键。赵天霞介绍,通过强化培训、定期考核、评选金牌护理员等措施,优秀者可从劳务派遣转为院聘,并有机会晋升管理岗位。
合理的薪酬水平也是重要因素。资阳是四川老龄化率最高的城市,几乎每三人中就有一位60岁以上老人,养老需求持续增长。2022年,资阳就已出台《养老护理员岗位补贴及从业年限补贴实施方案》,对一线持证人员给予实实在在的补贴:岗位补贴每月50元—1200元,从业每三年还可额外获得最高5000元补贴。
为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养老服务行业,资阳还走进高校开展宣讲招聘,在多届中国四川国际老博会发布人才需求,并连续四年举办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如今,这批“00后”护理员正用实际行动打破人们对行业的偏见。
采访结束时,刘天赐说:“各行各业都需要年轻人奋斗,养老行业尤其如此。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加入我们,为养老事业带来新活力。”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