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专给“毛孩子”当老师 这群“00后”“狗师傅”有新身份啦!丨“职”得一试——新职业体验记⑦服务犬驯养师

发布时间:2025-08-22 22:05:36

四川在线记者 范芮菱 马宁 

得知记者要来采访,成都家宝连锁训犬学校校长唐科十分重视。“这次不一样,”唐科向团队成员们强调,“人家是冲着‘服务犬驯养师’这个新身份来的,我们得把专业度展现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

以前,对于自己的职业,唐科不知道该如何介绍,更多是称自己为“狗师傅”。今年5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示了拟新增的42个工种,“服务犬驯养师”正式“入编”。这一纸认证,为长期默默耕耘的从业者们赋予了清晰的职业身份,也让这一小众工作走入大众视野。

从“不务正业”到“职业认同”

训犬师的平均年龄仅25岁

上午十点,学校训练场迎来了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狗狗们的“早操”开始了。在训犬师的牵引下,狗狗们先是小跑一圈“醒醒神”,随后便进入一对一的专项训练。

“很多家长送‘毛孩子’来,是因为实在‘招架不住’了——乱咬、扑人、随地大小便、对着陌生人不停地叫。这时候,狗主人就会想到我们。”训犬师邹雨辰一边发出清晰的口令,一边引导8个月大的柯基“久久”完成坐定动作。

“一般来说,我们会从行为纠正开始,建立服从意识。比如不乱冲、不护食、听指令排便。”邹雨辰轻轻拍了拍身边一只正在练习卧倒的金毛,“你看它现在看起来很乖,刚来的时候可是个小‘暴脾气’。”邹雨辰透露,训练出一只稳定听话的狗,至少需要一个月,“不光狗要学,主人也得学——怎么延续我们的训练方法,回家不能又乱套。”

正是这些日复一日、看似寻常的训练,奠定了驯养师的专业根基。而将训犬从“爱好”变成“职业”这条路,唐科走得并不轻松。

唐科2009年入行,2011年开始正式训犬。这位四川师范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选择了一条同窗们从未想过的道路。

“同学聚会时,常有人半开玩笑地问,‘你这个养狗的现在搞得怎么样啦?’”唐科坦言,最初选择训犬纯粹出于热爱,但这份热情并不被父母和同学理解。他靠着执着一步步走出质疑,如今家宝连锁训犬学校已在全国开设九所分校,成都总校目前有200多个“狗学生”,学校训犬师的平均年龄在25岁左右,月薪能拿到六千至一万多元不等。如今,这份职业给予他们的是“自在、充实,每天都有成就感。”

“毛孩子”有大能量

是特殊人群不可或缺的“专业助手”

8月18日上午,在家宝连锁训犬学校的训练场上,马犬“金刚”正在接受紧急救援培训。一声令下,“金刚”如离弦之箭冲向模拟废墟,它精准衔起红色标识物,跃过1.5米高障碍,用时32秒。

“服务犬训练,远非简单的训狗,需要专业化、系统性。它要求犬只具备极强的耐力、持久力、稳定性,在复杂社会环境中保持专注。”唐科介绍,一条训练有素的服务犬,是特殊人群不可或缺的“专业助手”。

唐科还拓宽了传统服务犬的边界:除了警犬、导盲犬、精神治疗犬、救援犬等“常规军”,能帮独居老人提菜篮、在晕倒时触发警报的陪伴犬,都在他理解的服务犬范畴内。服务犬的品种也有一定的考究,需要“天赋异禀”,工作欲望和服务意识强。常见的服务犬品种包括边牧、史宾格、拉布拉多、金毛等。

如今,越来越多的服务犬被使用到特殊领域,走进公众视线。例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迎来“狗医生”上岗营业,孤独症服务犬“糖糖”入驻特教培训机构,搜救犬“闪电”精准定位出淤泥中被埋的老人等。此前,深圳酒店拒绝导盲犬入内,也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

尽管社会关注度不断提升,但服务犬驯养师这一新兴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现实挑战。

“困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唐科直言,首先是认知上的偏差,“许多人仍将服务犬简单理解为‘听话的宠物’,而非经过严格训练的专业工作伙伴,间接限制了行业的发展。”其次,是行业管理尚不规范,缺乏统一的培训标准与认证体系,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最关键的是市场规模有限,服务犬培育成本高、周期长,但需求端却尚未完全打开,许多机构因难以维持而被迫转型。家宝连锁训犬学校虽曾涉足服务犬训练,但如今也不得不将重心转向需求更稳定的家庭犬训练领域。

随着“服务犬驯养师”正式成为国家认证的新职业,从业者们有了新期待。“希望未来能逐步完善行业标准和管理规范,提升职业待遇和社会地位,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加入。”唐科说。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