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四川在线记者 兰珍
8月24日,四川企业中科奥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奥格)发布消息,其自主研发的四基因编辑供体猪在异种肾移植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接受猪肾移植的猕猴术后已健康存活300天,创造了中国纪录、亚洲纪录。这也是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国家实现异种肾移植非人灵长类动物存活超300天的案例。
“我们的供体猪从基因编辑、繁育到质量控制,全流程自主可控。”中科奥格董事长潘登科表示,“此次猕猴300天存活的结果,充分验证了基因编辑策略的有效性,也证明中国自主供体猪完全具备支撑异种移植长期存活的能力。”目前,该猕猴各项生理指标稳定,有望成为中国首例异种肾移植存活超过1年的动物模型。据悉,韩国创造的猪肾移植至猴子实验最长存活期为221天。
据介绍,异种移植的最大障碍是免疫排斥,基因编辑技术可以使猪器官在受移植生物体内“隐形”,大幅降低排斥风险。该技术需要精确的操作和复杂的实验条件,一方面,要将基因中异种抗原敲除,将排斥表现降到最低。另一方面,要转入保护性蛋白,增强猪细胞在受移植生物体内的生存概率。2024年10月,中科奥格自主培育的基因编辑猪,在敲除猪源GGTA1、B4GalNT2抗原基因,转入人源CD55、TM调节基因后,作为供体为一只5.5公斤的猕猴提供了肾脏,且这只猕猴已切除了自身双肾,意味着猕猴的肾功能完全依赖猪肾维持。
在定制化免疫抑制方案支持下,猕猴术后健康状况良好,存活至今,体重从5.5kg增至7kg,血肌酐稳定50—60μmol/L,未出现蛋白尿,血色素保持130—140g/L,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基本正常。
作为国内异种移植领域的技术领跑者,中科奥格自成立以来,始终聚焦用基因编辑技术解决人类器官短缺难题。目前,公司在内江资中县建立了医用猪培育基地,占地面积330亩,年产能达3000头,已培育了500多头基因编辑小猪和20多头DPF(无指定病原体环境饲养)级临床试验小猪。
今年3月,西京医院将中科奥格一颗六基因编辑猪的肾脏,移植到一位终末期肾病患者体内。截至目前,这颗“猪肾”在患者体内状态良好。这次“多基因编辑猪—终末期肾病患者”异种肾移植手术为亚洲首例、全球第五例,该患者的存活时间位列全球第二。
据悉,中科奥格的基因编辑小猪已参与了肝、肾、心、胰岛、皮肤、红细胞等移植实验,成功将小猪的皮肤移植给一名重度烧伤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潘登科预计,在未来的5—6年,国内将进入猪肾人体移植临床试验,基因编辑猪器官将为更多人所用。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