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四川在线记者 杨艺茂
菜市场里占道经营、污水横流,“买菜像打仗”曾是乐山市市中区草堂寺巷周边2万余名居民共同的痛点。如今,经过改造的新市场规整干净,前来买菜的市民罗小英逗趣说:“干净轻松买个够。”
农贸市场的改造新建,是乐山市“四公一农”(公园、公厕、公交站、公共停车场、农贸市场)建设提升行动的重要一环。
围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乐山以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加快建设现代化城市。近日,乐山市委明确,要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积极探索活化利用方式,加速推进“四公一农”建设提升、缓堵保畅、海绵城市建设等重点项目。
加快城市更新,乐山如何做好“加减法”?
“减”乱象
菜摊不再“打游击”
8月22日早上8点半,内设168个摊位的草堂寺新便民市场内,商户们忙着擦拭摊位、码放货品。肉类区、蔬菜区、自产自销区等功能分区标识清晰,水电、通风、排水设施一应俱全。
“以前路边摆摊,天不亮就要来抢位置。”摊主杨秀感慨,现在市场统一规划摊位,提供规范经营空间,自己也告别了“打游击”。
今年3月,按乐山市“四公一农”建设提升方案,草堂寺便民市场以分区合理、管理规范形象全新亮相,长达数年的露天占道经营乱象消失了。
改变也受到周边居民点赞。市场老顾客朱建华说:“现在逛市场就像逛超市一样。”
当前,乐山全市已有76个农贸市场实现“旧貌换新颜”,让市民的“菜篮子”变得越来越讲究。
聚焦系统性解决老百姓身边的城市短板,提升城市品质,乐山“四公一农”建设提升全面升温。邻近三苏路的春溪公园项目现场,吊臂忙碌挥舞,将荒地改造成公园。记者了解到,该项目包含地下停车场、城市驿站、骑行道、屋顶观景平台等,预计2026年开放。
去年以来,乐山“四公一农”项目建设共完成272个,完成投资约10亿元。“计划用三年时间,规划实施883个城市更新项目,其中新建、提升农贸市场146个,新增公共停车位9500个,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长至17.7平方米。”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执法监督科科长张斯说。
“加”通道
打通交通“微循环”
从烟火气息浓郁的乐山老城区,前往产业蓬勃发展的乐山高新区,大渡河大桥是唯一的主干道。人流车流频繁“交互”,这座桥一度成为乐山交通“肠梗阻”。“每天通勤时间大部分耗费在过桥堵车中。”在乐山高新区新能源产业园区上班的曹振说。
“当前,乐山主城区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2.15万辆,鱼鳞状路网叠加‘三江两岸’地理格局,也加剧了早晚高峰拥堵。”乐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拥堵背后,还交织着交叉口精细化不足、货运穿城、干线衔接薄弱等问题。
查准“病根”,乐山市编制出台《乐山市主城区缓堵保畅规划》,建立分年度的项目库,逐年实施突破。
去年底以来,致江路大桥、虎头山“微循环”等11个城建重点项目建成,区域交通逐步改善。今年以来,多个缓堵保畅重点城建项目也开工建设。
“绿心路综合提升改造工程与青衣路跨线桥建设项目同步进行。”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建设管理科科长呙锋介绍,改造后绿心路将形成双向6车道,同时跨线桥立体交通可以有效分流车辆,“这两条道路力争年底达成通车条件,届时早晚高峰时段,高新南区与中心城区间通勤时间预计能节省15-20分钟。”
根据《乐山市主城区缓堵保畅规划》,接下来,乐山将构建“方格网+环形”高效路网,通过“外部成环”优化环城高速公路,加快推进货运外绕环建设,通过“内部成网”提升主干道通行能力,密织次干道和支路。
乘数效应
融入新理念强韧性
8月20日,乐山“城市之肺”绿心公园南侧,嘉州城市森林公园提升项目加快建设。
鱼咡湾公园人工湖治理是项目建设重点之一。“关键在于引入水动力系统、植入‘水下森林’。”乐山市市中区绿心公园管护中心主任刘红瑛介绍,治理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将通过水体生态治理、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植草沟、湿塘等,为市民提供适宜的亲水休闲地。
作为乐山主城区最大的“海绵体”,鱼咡湾公园划片范围内,还将通过明确海绵路径、落实海绵指标、科学布置海绵设施,建设多功能调蓄公园。“我们还将在部分区域使用碳纤维板,让地面可以‘呼吸’。”刘红瑛说,碳纤维板能将雨水、灌溉水节能返补给植被,促进植物生长。
生态治理与“海绵城市”建设并驱,形成“乘数效应”。鱼咡湾公园汛期可化身“蓄洪库”,临时滞纳绿心内山洪水,缓解下游城区内涝压力,增强城市雨洪韧性。
这样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项目,在乐山还有不少。如春溪公园项目,将设凹式绿地、透水铺装、植草沟、生态护岸、蓄水池等。城市内涝治理将以乐山城市水系为“海绵”骨干脉络,结合城市老旧管网改造、城市防洪排涝等工程系统化推进……
贯穿乐山主城区的内河竹公溪也将肩负重任——通过竹公溪分洪道建设,乐山将逐步构建“上蓄、中分、下排”的城市分洪体系和“蓄滞削峰、源头减排、超标除险”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未来可在汛期将竹公溪上游来水分流至岷江。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