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四川在线记者 段玉清 陈昊
8月26日,海关总署公布2024年度全国、分地区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排名结果,在全国154个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排名中,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综合排名第1,继续领跑全国综合保税区。在西部和东北地区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排名中,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分别位居第1和第2。
成都高新综保区
综合保税区是以保税为基本功能、施行特定税收政策和进出口管理政策的经济功能区,具有开放层次高、优惠政策多、功能齐全、手续简化等优势,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此次公布的综合保税区“成绩”是如何打出来的?“上榜”的成都综合保税区又有哪些“高分秘诀”?8月27日,记者前往成都市口岸物流办进行了解。
“成绩”怎么打
设置定量、定性两种指标,全面评估综合保税区建设发展水平
为发展对外贸易,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就先后发展设立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跨境工业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6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其中,综合保税区在封闭围网区域内实行特定税收政策和进出口管理政策,便利企业面向国际市场开展业务。
为何要给综合保税区“打分”?
根据2020年出台的《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办法(试行)》(下称《办法》),绩效评估“旨在引导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办法》出台后,连同已出台的《综合保税区审核设立指导意见(试行)》《综合保税区规划调整和退出管理办法》,共同构成综合保税区从审核设立、事中事后监督到退出的管理闭环。”成都市口岸物流办口岸处副处长蒲贵泉介绍。
如何“打分”?
根据2024年海关总署会同相关部委修订完善的评估办法及指标体系,综合保税区的“评分规则”包括定量指标、定性指标两种。
定量指标包括综合保税区的规模效益、质量效益、开发利用、集聚辐射、创新业态五大类。定性指标包括加分项、减分项两类。其中,加分项包括地方政府落实责任情况、创新发展情况。减分项包括地方落实安全环保管理责任不到位、区域建设不充分等四项。
“这些指标全面反映了一个综保区的建设发展水平和功能作用发挥情况。”成都市口岸物流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啥得“高分”?
龙头企业带动,全球超一半的笔记本电脑CPU、iPad产自这里
此次排名中,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均评为全国“A类”,分别位居全国综合保税区第1、第18。
其中,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的“成绩”近三年均居榜首;与2023年排名相比,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上升10位,进步明显。
翻开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的“成绩单”,规模效益第3名,集聚辐射第5名……“‘各科’得分较为均衡,是名副其实的‘优等生’。”蒲贵泉分析。
一组数据也对“成绩单”进行了印证——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经过十多年发展,目前入驻企业80余家,从业人员近20万人,园区集聚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龙头,全球超过一半的笔记本电脑CPU、iPad产自这里。“其中,英特尔、富士康、戴尔等五家跨国龙头企业的产值、营收、进出口值占高新综合保税区的约90%。可以说,这些龙头企业极大带动了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的‘分数’。”成都市口岸物流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数据显示,2024年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含双流园区)实现进出口值5021亿元,同比增长23.4%,进出口规模位列全国综合保税区第1,连续7年保持前茅。今年上半年,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值2673.2亿元,同比增长13.5%,进出口总值继续排名全国综保区第1。
进步明显的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又做对了什么?
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管委会对外开放部高级主管李晓慧介绍,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聚焦大宗商品、整车及零部件、食品冷链、高端消费品、智能电器五大细分赛道,发展国际贸易、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三大主导产业,培育保税维修、保税检测、保税展示、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构建起“5+3+N”适铁适欧适东盟特色产业体系。2024年,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实现进出口总值369.2亿元,同比增长9.8%。
今后如何做?
“三足鼎立”综合保税区集群发展态势正在形成
新发展格局之下,综合保税区正由原来的“两头在外”为主,转变为对内对外双向开放并重的经济功能区。
成都市口岸物流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多点发力,助力综合保税区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例如,将进一步支持综保区内企业自愿申请参加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探索推进临港型综保区“区港一体”发展,实现保税功能与口岸物流功能高效叠加。“目前,正加快推进信息平台开发测试和现场软硬件设施设备改造,力争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区港一体化’年内落地运行。”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三足鼎立”的综合保税区集群发展态势正在形成。
去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成都天府国际空港综合保税区,为四川省首个空港型综合保税区。成都市口岸物流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力争推动成都天府国际空港综合保税区年内实现封关运行。届时,成都封关运行的综合保税区将达3个,形成“三足鼎立”的综合保税区集群发展态势。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