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院士翟婉明:二十年磨一剑!创新成果成功应用于50余个高铁线路丨关注省科学技术奖

发布时间:2025-08-29 11:07:05

四川在线记者 兰珍 宁宁 吴聃 蒋健奇 剪辑

8月28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翟婉明代表全省科技工作者发言。

作为“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我国高速铁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追赶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4.8万公里,占全球高速铁路总里程的70%以上,位居世界第一,已成为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随着我国高铁里程持续增长,高速铁路线路的空间形位成为决定高速行车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的关键要素,传统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复杂线路条件下高铁建设运营需求,迫切需要创新高铁线形设计理论和方法,保障高铁高安全、高舒适运行。

翟婉明院士和团队二十年磨一剑,聚焦高速铁路线形最优设计技术难题,通过“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国际上首次提出列车与线路动态性能最佳匹配设计原理,开辟了现代高速列车与线路高品质设计的全新路径;创新构建高速铁路线形最优动态性能设计方法,推动了高铁平纵断面线形设计从运动学到动力学的技术变革;系统创建高铁线形协调匹配与均衡调控技术体系,克服了基础结构大变形区段导致的高速列车限速瓶颈。

目前,这些成果已成功应用于50余个高铁线路工程,涵盖了京沪高铁、福厦高铁、昌赣高铁、雅万高铁等“从0到1”的标志性工程,实现了“高性能行车”的高铁线形最优设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这些项目成果还将继续在川藏铁路、成渝中线高铁等复杂线路高性能设计与调控中发挥作用,为中国高铁持续引领世界作出积极贡献。

翟婉明说道,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和团队将坚守科研初心,勇攀科技高峰,继续聚焦轨道交通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持续开展深入研究,努力取得更多原创性成果,大力培养更多科技创新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为我国轨道交通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