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我在记者见面会上向国际友人送“礼物”丨川观记者直击九三阅兵

发布时间:2025-09-03 11:07:18

川报集团特派记者 张守帅

9月2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召开第三场记者见面会,这也是系列记者招待会、见面会的最后一场,嘉宾邀请到了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贡献的5位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

此前,新闻中心发布采访通知时,我注意到嘉宾信息中有一个熟悉的名字:伊莎白·柯鲁克。这位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用一生爱中国”的女士,与四川有着极为特殊的渊源。她1915年12月出生在四川成都,成年后前往加拿大求学,抗战期间又回到了战火中的四川,与丈夫大卫·柯鲁克一起投身国际反法西斯战争。1949年,伊莎白夫妇受邀登上天安门观礼台,亲眼见证了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万众欢呼声中冉冉升起。

得知伊莎白之子柯马凯要出席见面会,我特别想在这个场合问他:“成长在一个如此特殊的国际家庭,您从父母身上继承的最宝贵财富是什么?这段独特家族史如何塑造您看待中国和世界的视角?”幸运的是,我第二个获得现场提问机会。

现年74岁,拥有英国、加拿大双重国籍的柯马凯,着一身中式着装。起初介绍自己时,他用英文,说给在场的外国记者朋友听的:“我出生在中国,接下来,我用中文分享。”服务他的翻译,随即切换成“中译英”模式。

柯马凯结合讲述父母的人生经历,用两个关键词——“国际视野”和“百姓情怀”回答了我的提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一种国际视野。”柯马凯说,如今大家同处“地球村”相依为命,发生在任何一个国家的事情都会影响其他地方,这就是他坚持的“国际视野”,与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颇为吻合。他自小听父母讲述抗战的故事,感到“战争中最受苦的是普通百姓”,“和平尤为珍贵,我们必须得联合起来。”

正义与和平,需要全世界人民来捍卫。正如80年前,国际友人与中国人民一道写就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壮丽篇章。

友谊要世代传承下去。我和同事们突发奇想,想要送一份承载友谊的特殊“礼物”给柯马凯——伊莎白在华西坝的故居照片。“礼物”虽小却十分用心,同事昨天傍晚拍摄,我连夜打印了出来。

见面会一结束,我在过道旁将“礼物”展示给柯马凯,他一眼就认了出来,连连询问“能送给我吗?”照片赠友人,大家都心情舒畅。我们希望这份延续了一个多世纪的友谊,在一辈辈人手里,历久弥新。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