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乐山大佛这个派出所如何打破“人多案多”定律?

发布时间:2025-09-03 11:15:00

四川在线记者 唐子晴

2025年暑期旅游季落幕,作为四川省内热门旅游地之一,乐山大佛景区共接待游客185.81万人次,同比增长11.22万人。

人越多,秩序越难管,案件越易发,这几乎是基层治理的定律。但今年暑期游期间,乐山市公安局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分局接警数为78件,同比下降48.7%;同时仅立案3起,同比下降40%。

这是怎样实现的?近日,记者来到乐山大佛景区,蹲点乐山市公安局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分局大佛派出所,探访这里的“平安经”。

日常巡防中的智慧

变的不仅是装备,更是思路

大佛派出所就坐落在乐山大佛景区里,对于这里的民警来说,确保乐山大佛本体及景区文物的安全,防火、防盗、防破坏是他们的重要职责之一。“从办公室到佛头位置,步行用不了5分钟。”早上6点多,天刚蒙蒙亮,大佛派出所所长张翼已经带好装备,和同事一起出发巡逻了。

“景区夏季的入园时间是7点半,我们要赶在游客入园前,先把景区走一遍,排除安全隐患。”说话间,记者跟着张翼走楼梯到凌云寺,然后到达大佛头部,从九曲栈道由大佛的头部往下走.....山间步道狭窄,清晨江边雾气弥漫,石梯有些湿滑,张翼扭头叮嘱同事,“等一下巡逻的时候,记得喊游客注意脚下。”

这样的步巡,大佛派出所的民警们每天要走十余遍。7点半,景区准点开门迎客,游客涌入景区,为了应对大客流,民警们及时采取限流、疏导、单向通行等措施,保障游客安全,防止踩踏。

除了常态化步巡,在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分局情指中心大屏上,480路高清摄像头实时监控,电子围栏自动捕捉景区内的异常热点,实名购票系统与公安系统联网碰撞分析。

改变的不仅是设备,更是思路。上午10点,通往九曲栈道的排队区已经人挤人,“今年暑期天气炎热,加上景区人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平时一两句话就能解决的小摩擦,很容易升级成矛盾纠纷。”张翼说,为了快速处理游客之间、游客与商户之间的轻微矛盾纠纷,民警们在巡逻时更加注重捕捉细节,“最高效的办法,就是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人间烟火的“服务员”

发动和依靠群众用心守护

中午12点,大佛派出所值班室,民警宋威匆忙扒了几口饭,又开始盯着电脑屏幕不停回放监控视频,“我们巡逻的时候碰到有位游客说自己的手机不见了,要帮他找回来。”

1个多小时后,宋威终于在监控中看到了丢失手机的踪影,原来这名游客在休息时手机滑落,掉在了景区一处长椅后面,宋威火速赶往事发处,取回手机。

到所一年,宋威帮游客照过身份证、钱包,甚至还经常找人,“刚开始压力很大,师父跟我说,‘没有一个人在我们这找不回来’,从此我心里有底了。”宋威笑说。

“平时景区里刑事案件很少,更多的是为游客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服务,所以派出所里40%是女民警。”分局政治处主任邓皓文告诉记者,景区还有一支特殊的女子背包巡逻队。

在她们的背包中,记者发现了饮用水和纱布、碘伏、创可贴、藿香正气水等应急药品和物品,“我们在巡逻的过程中为中暑、突发疾病、意外受伤游客提供初步救治和紧急送医。”乐山市公安局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分局巡逻大队女子班班长孙瑶说,不仅如此,景区的临时警务服务点,还常年备着便民药箱、饮用水、充电器等设施。

乐山大佛17.88平方千米的区域里,每天云集逾3万人流量,管理和服务的关键除了“硬件”升级,还要发动各方力量参与治理。大佛派出所对辖区内的保安、环卫和景区工作人员等各类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要在他们心里植入‘公共安全’的理念。”张翼告诉记者,派出所与保安队伍直接对接,出现任何突发情况保安会第一时间直接报告派出所:“这样扁平化信息沟通,有时比110报警还来得快。”

不久前,一名外国游客在景区九曲栈道突发疾病倒地,保安第一时间发现,便立即报告,110警情传到派出所时,民警已经在现场处置。随后民警和保安人员、热心游客一起把这名游客抬上担架,从狭窄的步道运送到佛头平台,短短几分钟现场恢复秩序,不仅为游客争取了抢救时间,也没有影响到景区的正常秩序。

“回首‘枫桥经验’,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发动和依靠群众。”张翼对此颇有感受:“只要不断创新思路,转变工作方式,依靠群众的力量,将矛盾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用心为老百姓服务,就是最高效的解决办法。”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