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李婷 黄刚 宝兴县融媒体中心
9月1日,宝兴县中学的新校区落成投用,并迎来首批学生入学。
挤出这块“宝地”,并非易事。
近10年来,宝兴县连续遭受地震和大暴雨,老县城所在的穆坪镇已发生多点多次高位崩塌,55%的建成区处于地质灾害高、中风险区,工程治理投入成本高,难度大,加上全县超90%的面积被划入大熊猫国家公园,穆坪镇建设适宜区仅0.45平方公里,宝兴决定“搬家”,把部分县城功能向地势更为平坦的灵关镇转移。
这场浩大的避险搬迁,就是宝兴县县城功能疏解项目。宝兴县中学建设,是其中最重要的民生内容之一。
修在县城“船头”的学校
大道上的红星元素和绿色的青衣江水交相辉映,诉说着川军的红色记忆。宝兴县城依河而建,形状像一条月牙船,宝兴县中学就坐落在新县城的主干道——灵关滨河长征大道上,地处“船头”,占地约80亩。
目前,学校约有260位学生入学,其中包括118位新生。考虑到生源中艺术生偏多,学校修建了设备齐全的舞蹈教室、书画室、音乐教室等,每间教室还划出了清洁区,宿舍区则分为6—8人间。从看到新校园的第一天起,校长杨玉奎就觉得身上的担子沉甸甸的:“这么好的‘硬件’,更需要我们做好教育‘软件’。”
“硬件”的好,更体现在细节打磨上。“宝兴多雨,我们计划修建二期工程时,在运动场所修建户外雨棚,打造风雨连廊,以后孩子们从宿舍到食堂再到教室,都不需要打伞。”宝兴县委教育工委委员、专职副书记徐张勇介绍,此外,整个校区在地下还特别安装了隔震支座和相关应急通道和设备。多管齐下确保学生学习环境的安全与舒适。
据了解,灵关镇地处河谷地带,地势平坦开阔,建设适宜区面积广,安全性较好,城镇规划区可承载约4万人,现有城镇人口1.2万人,还可容纳2.8万人。
这片新修建的校区总投资为1.5亿元,未来还有当地职业学院并入,形成综合性的高级中学。目前涉及县城功能疏解的新建、扩建和维修的学校有5所。
疏的是功能,解的是民心
从“船头”往灵关镇更深处走,色彩缤纷的灵关幼儿园浮现在眼前,大门充满了大熊猫元素。
“现在教室很宽敞,孩子活动空间更大,功能分区又很合理紧凑。”青年教师马睿说道。幼儿园园长汪雅岚介绍,目前这所县级公立幼儿园有360个新学位。幼儿园特别设置儿童阅读空间、绘本戏剧室、科学探险室、创意工坊等专区,满足孩子个性化的成长需求。
“教育是一个地区的未来和希望,每个学生和儿童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因此,教育是我们县城功能疏解中优先考虑和非常看重的内容。”在宝兴县重建和功能疏解办负责人彭勇看来,“疏”的是功能,解的是民心。
安居排在首位。2024年6月,宝兴县总投资3.14亿元的2个安居功能疏解项目完工。
其次是生活和乐业,宝兴逐步优化疏解公共服务功能。目前,总投资3.1亿元的8个公共服务项目全面完工,灵关中学、灵关中心校、钟灵幼儿园、中医医院、全民健身中心等一批项目建成投用,正在稳步推进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功能疏解。
此外,还要疏解行政功能。2024年5月,宝兴县人民政府正式在灵关镇挂牌运行,已疏解34个单位到灵关办公,总投资2.17亿元的6个行政功能项目全面完工。“最终要全面完成穆坪镇避险搬迁任务,推进以灵关镇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养宜学宜游的幸福美丽和谐之城。”彭勇说。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