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王若晔
9月9日,第三届“新绿杯”信息通信行业赋能碳达峰碳中和创新大赛总决赛在成都举行。4300余个项目通过前期层层比拼,最终60个项目登上总决赛舞台。
大赛聚焦信息通信行业赋能垂直领域节能降碳和自身节能降碳两个方向,共设置十个赛项开展案例征集评选。作为展示节能降碳最新成果的窗口和优秀案例的平台,大赛透露出啥创新风向?
信息通信行业如何节能降碳?
2021年开始,信息通信行业全面启动“双碳”绿色行动,以技术创新驱动自身绿色转型的同时,为千行百业节能降碳提供支撑。
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信息通信行业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降低了行业自身能耗。2024年,5G基站单站主设备日均耗电量同比下降16%。
同时,通过与高耗能行业、科研院所深化合作,围绕“零碳园区”、绿色制造、循环经济等场景,打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系统解决方案。总决赛启动仪式上,中国电信江苏公司相关负责人分享了其第二届“新绿杯”全国一等奖案例——全国首个5G+无人农场。项目位于江苏省兴化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通过构建1+2+3+N农业数字化产业新体系,将5G网络与智慧农业紧密结合,实现精准种植、高效管理与绿色生产,稻麦产量提高12%、综合成本降低18%、抢种抢收时间效率提高30%。
当下,迅猛发展的人工智能,意味着更大的算力设施需求,“AI的尽头是算力,算力的尽头是电力”。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到2030年,我国数据中心耗电量或将超过400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接近6%。这也意味着,挖掘信息通信业自身的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
赋能其他行业领域协同降碳方面,中国信通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所长徐志发介绍,未来十年内数字技术有望通过赋能其他行业贡献全球碳排放减少20%,各行各业受益于信息通信技术所减少的碳排放量相当于信息通信业自身排放量的10倍。
哪些创新方向值得重点关注?
记者了解到,此次总决赛汇聚行业60个优秀案例,涵盖了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城市全域绿色治理、生产性服务业绿色转型等多个关键领域。
相较于前两届,有啥创新方向值得关注?
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副理事长黄文玉介绍,在通信行业自身节能降碳方面,多个案例聚焦数据中心和通信基站节能改造,例如应用液冷、自然冷却、绿电替代等新技术,能够显著降低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行能耗。
“赋能垂直领域节能降碳,也有一些创新点值得关注。”黄文玉介绍,针对一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不少案例展示了“工业互联网+绿色制造”的创新实践,利用数字孪生、AI算法优化生产流程和能耗管理,实现精准减排。
“钢铁、化工、交通等传统高碳行业绿色改造难度大、成本高,低碳技术规模化应用尚未完全成熟。”黄文玉介绍,这类技术优化生产流程与能耗管理,帮助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动生产方式的智能化升级。
此外,能源数字化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方面,多个案例聚焦于5G、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在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并网、智能电网调度和需求侧响应中的深度应用。碳足迹精准监测与可信管理体系建设方面,一批案例依托区块链、物联网技术建立了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溯源平台,增强企业碳排放数据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