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段玉清
“可以加个抖音好友吗?我们直播间会不定期做活动,优惠多多。”9月12日,在成都市新津区举行的成都市绿色食品产业人才专场招聘会(下称“招聘会”)上,四川沈师傅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小强逢人便推介其企业抖音号。一旁的公司招聘展板上,抖音店铺运营、小红书运营等岗位吸引不少人前来咨询。
作为“立园满园·聚才强企”2025成都市产业园区人才洽谈对接会绿色食品专场活动上的主要配套活动之一,当天,招聘会吸引成都11个县区市45家重点用人单位参加,发布1200余个用人需求。记者在现场发现,除了传统的食品研发、制作加工等领域岗位需求,不少企业还带来主播、电商运营、抖音店铺运营等岗位。
这一变化并非偶然。新津区相关负责人指出,当前绿色食品产业线上线下销售正在深度融合中,电商直播、社交营销等新零售模式,不仅改变了绿色食品企业传统的销售方式,更成为这些企业提升消费者黏性的新路径。
作为成都绿色食品产业的重要承载地,新津区已聚集希望、中粮、华润怡宝等绿色食品企业100余家,形成集“研发、种养、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预计今年产值将突破200亿元。为适应新形势、新变化,不久前出台的《新津区健康食品产业园五年行动计划(2025—2029 年)》提到,着力开发爆款产品,鼓励希望、桃李、沈师傅等企业,紧抓市场热点,加快新品研发,打造爆款“大单品”;支持区域总部型企业增设品牌运营部门,强化品牌宣传,充分运用电商直播、短视频等自媒体手段,大力推广“新津造”优质产品。
企业已然行动起来。当天现场,沈小强介绍,去年起,公司开始运用电商直播等方式进行线上销售,“目前,公司不仅推出适应年轻消费者的新产品,还通过抖音、小红书、微信视频号等平台矩阵,线上销售额累计达200万元左右。”沈小强十分看好线上销售的潜力,“如果利用好,未来甚至有望反超线下。”
同样发力线上的还有四川省火娃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主打火锅底料产品,目前不仅与MCN机构开展合作,电商团队也扩充至十余人。“此次招聘会带来主播、电商运营等岗位,未来将进一步把渠道重心向线上转移。”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上述变化只是绿色食品产业人才需求的变化之一。
当天活动现场还发布《2025成都市绿色食品产业链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围绕食品研发、生产制造、检验检测及流通,释放食品研发总工程师、食品溯源总监、绿色食品营销总监等众多人才需求。
与此同时,成都市绿色食品产业链人才服务联盟也正式成立。该联盟将通过共赴高校引才、校企联合育才、产教融合攻坚等10项具体行动,力争每年为产业输送各类专业人才1万名以上。同时,四川成都新津经开区人才服务站正式授牌,服务站将聚焦政务服务、金融服务、人才服务进园区工作部署,集政策支持、就业对接、创业孵化、生活保障于一体,建设产业园区人才服务站,让人才“足不出园区,办成所有事”,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无缝衔接”。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