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以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谱写全过程人民民主四川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9-18 17:19:08

四川在线记者  刘佳

从古蜀道保护协同立法到五级人大代表“进家入站”,从助推科技创新到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走在巴山蜀水间的足迹,勾勒出四川人大工作的民主画卷。

9月12日,省委人大工作会议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晖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人大工作指明方向。召开省委人大工作会议,是党委加强对人大工作全面领导、支持人大依法履职的具体体现,对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内涵和推动全省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筑牢政治根基

把党的领导贯穿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9月12日,省委人大工作会议后,省人大常委会党组赓即召开(扩大)会议,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会议指出,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紧扣立法主业,抓住程序性和实效性两个关键;紧扣监督主责,探索创新刚性监督方式;紧扣代表主体,持续深化代表活动;紧扣“四个机关”定位要求,持续加强作风建设。

人大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省委高度重视人大工作,定期听取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人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市州层面,党委书记或副书记联系人大常委会党组工作,为人大更好开展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全省各级人大旗帜鲜明讲政治,充分发挥常委会党组作用——

坚持思想上对标,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人大工作,深入推进理论学习常态化;

坚持行动上问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党委安排开展督查,切实推动会议精神转化为具体举措,推动终端见效;

坚持机制上强化,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定期向党委报告全面工作,及时请示报告重要工作、重大事项等……努力做到党中央和省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立良法促善治

以高质量立法护航发展

古蜀道保护协同立法正在川陕甘渝四省市稳步推进。“四省市已将古蜀道保护立法纳入立法计划,联合开展立法调研,力争2026年同步提请审议。”四川省人大教科文卫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制定修订旅游条例、川剧保护传承条例、古籍保护利用条例,到开展文物保护、古蜀道、石窟保护等立法调研,四川以良法规范履职、保障善治,助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来自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全省现行有效的文旅类地方性法规共73部,初步构建起全域覆盖、高效协同的文化旅游法规体系。

立良法促善治。数据最有说服力:2022年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78件省级地方性法规,审查批准166件市州地方性法规和民族自治地方单行条例。

四川注重立法机制创新。修改立法条例,印发提高市州立法工作质量的指导意见,严格把关立法各环节全过程,机制更加顺畅;制定关于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切实提高地方立法工作质量的意见,印发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规则和规范化建设指南,推动基层立法联系点“提质扩点”。

“省委人大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并从程序性和实效性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要以适用率的提高来评判立法质量。”泸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鞠丽对此印象深刻,去年泸州司法系统适用地方性法规案件255件,今年1-6月已达165件,“我们将按照此次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地方性法规‘列入普法、进入执法、融入司法、纳入监督’,不断提高地方立法质量。”

强监督求实效

打出人大监督“组合拳”

今年7月底,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听取了省检察院关于全省检察机关2025年上半年重点工作情况的报告,健全“府检联动”机制、完善“派驻+巡回+科技”监督机制、强化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等举措备受关注。

人大监督是推动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省检察院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出台的《关于加强检察机关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2021年以来,立案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案件18147件。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省人大常委会把增强监督实效作为监督工作“生命线”——

聚焦“国之大者”“省之要事”开展监督,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和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等部署要求,依法督促有关方面做好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等重点工作。

聚焦民之所愿、民之所需开展监督,听取审议“一老一小”工作、城乡融合发展等情况报告,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物业管理条例等执法检查,聚焦未成年人保护等开展专题询问,持续对全省30件民生实事推进、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等情况进行监督。

四川还推动开展重点领域各级人大联动监督,在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粮食安全保障条例等执法检查过程中,形成全省各级人大联动、各级人大代表参与的强大合力。

达州的实践令人眼前一亮。通过用好全省首批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示范点,该市实现全市民生支出比重连续4年超过70%,交通建设、城镇污水治理、中心城区危旧房改造“三大攻坚行动”进展顺利,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提升。

聚民智惠民生

激活人大代表履职“一池春水”

“今年我们开展了‘我为选区办件事’等主题活动,征集事项230件,已完成122件,实现代表履职与服务群众深度融合。”省委人大工作会议上,成都市新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安建东介绍。该区建立“代表通”等智慧平台,运用“线上民意征集”等数字手段提升工作实效,让与会者印象深刻。

四川有五级人大代表21万多名,如何发挥好这支队伍的作用?四川的做法是:打牢代表履职基础,积极开展履职培训;通过开展专题调研、集中视察、代表专业小组活动、“我为群众办实事—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等,支持代表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

四川还不断深化“两个联系”,坚持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机制,把全省1.3万余个代表家站和“直选代表述职月活动”等作为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平台,持续推动党政领导干部代表进家入站工作落实落地。

代表建议办理机制也在不断创新。通过召开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推进会、做好重点督办建议工作等,推动代表建议转化为促发展、惠民生、暖民心的政策举措。

“十五五”即将开局起步,四川人大工作面临新课题:如何进一步增强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和立法前瞻性系统性?如何增强监督工作深度、力度和实效?如何更好地让各级人大代表发挥好桥梁纽带和上传下达作用?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曾文忠表示,将深入基层做好调查研究,进家入站收集民意、汇聚民智,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议案。

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天福说,将切实做好代表工作,不断丰富和完善代表联系群众的平台和工作机制,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作用。

随着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的召开,四川人大工作,必将在新征程上更好地汇聚民意民智、破解发展难题,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