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段玉清 雷倢
“新开通的园区公交专线连接园区和地铁站,频次高、速度快,节省了我们的通勤时间!”9月22日,成都市双流临空智能科技园内,成都西亿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张坤伟乘坐S22区间园区公交专线从地铁龙港站直达园区公司楼下。
这样便捷的出行,源于成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精准监督。不久前,双流区纪委监委派驻空港发展集团纪检监察组在走访中发现,多家企业反映员工通勤难。在纪检监察组的督促下,园区运营公司迅速联动相关部门,促成S22区间园区公交专线方案落地。
去年起,成都市深入推进“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下称‘立园满园’),把产业园区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全力提升特色优势产业能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其中发挥着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作用。
拓渠道
广泛听取园区、企业意见建议
产业园区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是技术、资金、人才等各类要素的集聚地。成都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发展不仅涉及多个区(市)县,更涉及规划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点多面广的特点,决定了监督工作必须拓宽渠道,将‘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部署要求和‘有事找纪检’‘12345平台热线’等有机结合,广泛听取园区、企业意见建议。”
在青羊区,当地纪委监委建立“3+2+1”服务监测模式,即通过信访投诉举报“直通车”、12345线上举报、惠企智慧平台3个问题反映绿色通道,领导班子成员分片走访、纪检监察室负责日常联系2项日常监测方式,以及聘请1批党风政风监督员开展辖区走访的模式,广泛倾听园区企业诉求。
成都高新区设立“网上纪检监察组”,打破传统监督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同时利用“监督一点通”平台拓宽基层群众、企业问题投诉渠道,构建起“线上+线下”融合的立体化监督网络。
今年来,成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走访服务企业13.29万户,严肃纠治在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
强机制
形成“十项机制”,推动监督常态化、精准化
监督之要,不仅于畅渠道,更于立规矩、建机制。
在已形成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成都市纪委监委通过实地走访、书面调研等,系统梳理各区(市)县开展园区监督的意见、建议,形成《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护航“立园满园”行动十项机制》(下称《十项机制》)。
翻开《十项机制》,建立园区重点监督清单发布机制、建立园区发展常态化监督机制……“‘十项机制’旨在全市层面上建立常态化、精准化的园区监督工作机制。”成都市纪委监委党政室工作人员廖梓均介绍。
以园区重点监督清单发布机制为例,“不同的园区都有独特的地理环境、禀赋条件、发展特征,因此对其的监督不能‘一刀切’。”廖梓均介绍,成都考虑不同园区的实际差异,探索“共性+个性”监督清单。
目前,成都市纪委监委已发布园区监督“共性清单”,从监督主题、重点、要点等方面动态梳理18项,全市23个区(市)县纪委监委已全部结合园区特点梳理“个性清单”,“下一步,将加强对《十项机制》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机制落地见效,将监督做实,让园区跑出发展‘加速度’。”成都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