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向上破局,向下扎根,中国企业在不确定性中找确定性丨唐探

发布时间:2025-09-24 17:07:58

四川在线记者 唐泽文

这几天,华为发生了两件大事。

向上破局。

徐直军在全联接大会上披露的昇腾芯片三年发展路线图,清晰勾勒出“换道超车”的方向——2026年推出专攻预填充性能的950PR与强化推理训练的950DT双芯片组合,2027年960系列实现算力翻倍,2028年970系列再攀性能高峰,试图捅破高端AI应用的“算力天花板”。

更具革命性的突破在于“超节点+集群”的架构创新。华为将384颗芯片通过自研“灵衢”协议互联,打造出算力达300PFLOPs的昇腾384超节点,性能大幅领先国外同类系统。

这种突破并非孤立技术行为。华为全链条自主能力,正在构建起“芯片+系统”的护城河,使其能将万卡级芯片集成为“逻辑统一的超级计算机”,可能为中国AI产业提供摆脱外部依赖的确定性供给。

向下扎根。

与高端算力突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通过新技术对中小企业数字化的赋能。

上海发布会上,华为搭配交换机、网关等设备形成场景化解决方案,直击中小企业“部署难、管理繁、成本高”的痛点。

这种赋能并非技术下沉的简单复制,而是基于易买、易卖、易装、易维、易学、易用的产品建设。

举个小例子,新的吸顶AP(一种专为天花板安装设计的无线网络接入设备),其智能天线覆盖距离提升20%,年节电60余元,配合坤灵APP可实现256台设备的可视化管理,让商户“像玩手机一样管网络”。

在经济酒店场景,这样的方案就可实现年省千元电费、漫游不掉线的实效。看似微小的创新,恰恰切中了中小企业数字化的刚需。

而这些小创新的背后,则是此前提到的算力支撑下的AI算力平台所带来的赋能。

从万卡超节点到面板AP,这场“双向奔赴”,正在构建起一套完整的技术普惠闭环——向上突破算力瓶颈,为大模型研发、工业智联等高端场景提供底层支撑;向下赋能中小企业,将5G、Wi-Fi6等技术转化为可感知的商业价值。

这种布局背后,是“技术自主”与“产业落地”的深度耦合——万卡算力,最终需要通过中小企业的智能化实践产生商业价值;而坤灵系列产品的规模化应用,又反过来为昇腾芯片生态提供场景验证。

徐直军的“在不确定中提供确定性”,可能就是对这种布局的一种解释:向上,以架构创新确定性突破算力封锁;向下,以场景方案确定性降低数字化门槛。

让万卡的算力,注入千万中小企业的数智化方案。中国企业正在构建一个从技术高地到产业底座的良性通道。

这个通道,可能也是我们突破当下技术瓶颈周期的有效方法。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