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菲菲 四川在线记者 宁宁 李向雨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四川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9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4万家,均比“十三五”末有了大幅度增长。
9月25日,在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上,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厅长路松明着重提到了这一组数据。他表示,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十四五”以来四川主要从三方面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聚焦“提能力”,四川支持企业建设重大创新平台,由企业牵头建设省重点实验室26家、省技术创新中心11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2家,分别占全省同类平台的比重达到20%、73%、75%;同时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施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投入财政经费1.8亿余元,撬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87亿余元,还支持企业引育高层次人才,引导科技人才向企业集聚。
聚焦“激活力”,四川建立面向企业的技术需求常态化的征集机制,让企业提出需要解决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支持企业牵头承担重点产业链科技攻关项目,开展企业找技术、成果找市场“双向揭榜挂帅”,鼓励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和上下游企业,协同突破产业链“卡脖子”“掉链子”问题,企业牵头承担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的比例提高到60%;支持企业牵头组建8个创新联合体,累计开展联合攻关200多项。
聚焦“添动力”。四川积极打造孵化载体,565家国省级孵化载体累计孵化企业2.7万家;组建运行规模50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100亿元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常态化开展“创投天府·周周见”投融资路演活动,大力推广“天府科创贷”,已向企业放贷700余亿元,企业融资成本平均降低30%以上;还培育省级瞪羚企业312家、全球独角兽企业9家,上市科技型企业达到94家,占全省上市企业总量的52.8%。
“我们也认识到在发挥企业创新主体方面还有很多不足。”路松明说,接下来将持续强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上下游、左右岸协同创新,支持和引导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加大科研投入、开展研发活动,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