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史晓露 李志强
9月26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明騄介绍四川省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五个专项治理”的总体情况。截至目前,四川办结国、省拖欠企业账款投诉平台线索1611条,涉及账款59.69亿元。
近年来,围绕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省委省政府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实施多项重要改革,建立省级层面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从民营企业反映突出的具体问题入手,全力营造便捷优质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配置高效的要素环境、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
“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聚焦民营经营主体重点关切,部署开展违规设置市场准入门槛、拖欠企业账款、侵害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涉企违规收费罚款、涉企执法检查‘五个专项治理’,就是要下决心破解全省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实打实解决好企业的困难问题,让广大民营企业放心经营、安心发展。”李明騄表示。
李明騄介绍,此次专项治理,省发展改革委总体牵头,省委政法委、经济和信息化厅、司法厅具体组织实施。推进过程中,四川建立高效联动机制,畅通诉求反映渠道,公开征集问题线索,力求精准把握企业诉求、靶向发力重点突破。在各牵头单位共同努力下,专项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在治理违规设置市场准入门槛方面。全面梳理排查四川省现行有效的各类涉市场准入政策文件646项,修订、废止不符合相关要求的文件28项。创新实施招标投标“1+N”综合改革,持续破除招投标领域隐性壁垒。开展政府采购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编制发布《四川省政府采购项目采购人主体责任清单(2025年版)》,进一步压实采购人主体责任。
在治理拖欠企业账款方面。制定清欠行动工作方案,将清欠工作与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统筹推动,研究制定财政金融支持清欠政策措施,加大拖欠重点产业链企业、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企业账款清偿力度,加快清偿涉及企业多、覆盖面广、被拖欠企业风险抵御能力弱的小额账款,持续做好投诉线索办理,有效推动政府拖欠企业特别是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清偿。截至目前,办结国、省拖欠企业账款投诉平台线索1611条,涉及账款59.69亿元。
在治理侵害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方面。进一步规范涉案财物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灵活适用“活封活扣”、执行和解等方式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深入推进“案件-纠纷”双向考评机制改革,今年1-8月,当事人从提交诉状到拿到真金白银平均用时缩短至265天,同比减少37天。严厉打击利用涉企舆论对企业实施敲诈勒索的违法犯罪行为,侦办“马边彝族自治县大部分企业出现经营问题”“泸州某公司诈骗致几十名员工每人损失几十万”等涉企网络谣言,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在治理涉企违规收费罚款方面。聚焦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应急管理3个重点领域,开展“红顶中介”专项整治和收费清理。依托省增信平台,搭建全省统一的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信用管理模块;开展金融领域非法中介乱象治理,排查线索157条,打击犯罪团伙11个。
在治理涉企执法检查方面。出台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意见,创新提出“亮码入企”,在绵阳、攀枝花、眉山试点推行“天府入企码”,试点地区入企检查频次缩减30%以上,非现场检查量占比提升超20%,实现了行政检查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有效解决了随意检查、重复检查、运动式检查等问题。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