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王若晔
地球在纳木措里藏了什么秘密?如何拿到藏在湖底的密信?这场比赛告诉你答案。9月26日,2025年四川省自然资源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在乐山举行。14名决赛选手围绕地质灾害防治、国土空间规划、能源资源利用、生态修复等热点议题,展开激烈角逐。
最终,经过专家评选,来自四川省矿产资源勘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选手徐雨阳获得一等奖。另外,比赛还评选出二等奖、三等奖3名、优秀奖和最佳人气奖。
徐雨阳讲解的主题是科研工作者带着比钻石还硬的地质探针,在海拔4700米的纳木措钻取湖芯的故事。
纳木措钻探是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的重要课题。纳木措位于青藏高原气候敏感带,够深的湖水是“恒温保险柜”,够厚的沉积物是“防潮收纳盒”,把百万年前的地球痕迹完好保存。
不过湖底又深又软,怎么完整取到地球的“密信”?“有三大‘探秘法宝’。”徐雨阳说,一是高原稳压器,在海拔4700米的高原搭建百吨平台,锚链像定海神针,实时调位移对抗巨浪冲击。二是密卷提取器,遇软泥用柱塞式技术取芯,遇硬土用根管钻进创新技术,500米的钢铁长臂像精密的镊子探入湖底。三是密卷保鲜箱,“绳索取芯技术”,每钻3米就可以即刻标记封严,送往实验室。
2024年,纳木措国际大陆科学钻探创下了世界高原深水湖泊钻探深度510.2米的新纪录,这也是我国第二次青藏科考重大标志性的成果之一,为解析青藏高原百万年气候演化提供了关键的地质档案。
今年是四川举行自然资源科普讲解大赛的第三年。记者注意到,相较于往届,本届参赛选手更加多元,既有来自一线的科研技术人员,也有跨领域合作的青年科普志愿者。在比赛评委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李江风看来,这次比赛科普主题更加丰富,不仅涵盖了地质灾害防治、矿产资源利用等经典议题,还延伸至土壤生态保护、科学钻探等方向。
加强全省自然资源科普能力,近年来,四川打造了一批高质量的科普活动、科普作品和科普IP,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主题科普宣传活动。“下一步,将着力推动科普模式数字化转型与机制创新,比如运用AI、VR等新技术打造沉浸式、互动式科普体验,构建常态化、网格化的科普服务体系,加强专业化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