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颠覆性技术成科博会“热词” 四川如何在未来产业“变轨”中“超车”?丨聚焦科博会

发布时间:2025-09-28 14:39:34

四川在线记者 祖明远

9月26日,第十三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开幕。如果有一个科博会热词榜,颠覆性技术无疑将占据榜首位置。

在开幕式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颠覆性技术前瞻(2025)》,关注脑机接口、世界模型等40项技术;当天下午的“涪江科技汇”上,专家们探讨的是如何评估颠覆性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再向前追溯,前两届科博会上,颠覆性技术同样也是专家代表关注的焦点。相比而言,本届科博会上,大家将目光继续延伸到技术之后的环节——未来产业。

脑机接口、可控核聚变等技术,之所以被称为颠覆性技术,就是其一旦转化为现实产业,犹如“变轨”一般,改变传统产业的“玩法”,直接开启新的赛道。

在涪江科技汇上,主办方发布了国内首个颠覆性技术产业化指数,“就是要回答一个核心问题,如何系统评价颠覆性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的进程。”科技日报社副社长李惠安说。

该指数包括技术创新力、产业发展力等5个一级指标,以此来看,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在颠覆性技术产业化过程中优势明显,而四川、安徽等处在第二梯队。

四川在这方面有啥优势?要如何提速?在专家看来,四川是区域科教中心,科技资源、人才资源雄厚。“而发展前沿性技术,需要内部形成认知。”中科创星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思申说。

这一点,四川已有系统的谋划。

今年7月,四川省正式印发《关于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明确了人工智能、前沿生物、低空经济、氢能等23个重点突破方向。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总工程师王卓昊看来,其中很多方向都与《颠覆性技术前瞻(2025)》判断“高度契合”。

在推动颠覆性技术产业化的过程中,四川的“敏感”不逊于沿海地区。

最近,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脑网络组与脑机接口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蒋田仔连续做客四川。通过在成都、绵阳的观察,他发现四川对这些技术的前沿动向保持着密切关注。在他看来,该技术前景非常广阔,“我们的无创脑控技术未来可能快速落地,包括睡眠障碍等都可以适用。”

困难也有。在中国工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院颠覆性技术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曹晓阳看来,各项颠覆性技术发展各有起伏,“技术发展有波峰,也有波谷,要找准产业化的点,还需要经过试错,排除一些错误答案。”

颠覆性技术的产业化不是一蹴而就的。“研发时间很长,需要有耐心还要有信心,资金投资更要容忍失败。”张思申说。

四川也在探索新路径。绵阳科技城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敢于“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底气来自其机制上对容错机制的探索,另一方面则是其业务上的合作伙伴——由天府产业技术研究院负责遴选项目和推动成果转化,依托后者熟悉院所、懂技术的优势,从而实现技术转化与投资成功的“双提升”。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