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55个项目签约,科博会彰显磁吸效应丨聚焦科博会

发布时间:2025-09-28 14:41:05

四川在线记者 任紫鑫

“我们愿做绵阳发展的城市合伙人!”签约仪式后,企业代表的发言引来与会嘉宾阵阵掌声。

9月26日,第十三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开幕当天,投资四川·中国(绵阳)科技城建圈强链产业投资推介会同步举行,吸引了180余家知名企业及商协会参与,现场签约55个项目,协议投资总额275.35亿元。

会上,泸州、阿坝等市州相关负责人现场推介,共同展现四川产业发展的多样性与包容性,共享发展机遇。

打造“投资热土”

绵阳首次发布重点产业建圈强链投资“三重礼包”

“从初次对接到项目落地仅用时40天,这种‘绵阳速度’让我们看到了绵阳高效务实的营商环境,更看到了四川对于招商的诚意与效率。”优理奇机器人科技(四川)有限公司CEO杨丰瑜的发言,道出了许多企业选择四川的心声。这位来自绵阳的“00后”耶鲁大学博士,带着人形机器人项目返乡创业。

越来越多企业选择四川,选择绵阳。北京紫微宇通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商业太空飞船和太空旅游,是国内民营飞船的头部企业。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晓敏表示,公司投资的(游仙)太空飞船及商业空间站项目将重点开展C2000中型货运飞船的智能制造及平台建设,填补绵阳在太空服务和空间飞行器产业领域的空白。

本次推介会成果丰硕,现场签约的55个项目中,5亿元以上项目39个。绵阳市经济合作局相关负责人认为,这些项目不仅为绵阳产业建圈强链注入新动能,更彰显了科博会作为对外开放重要平台的磁吸效应。

“我们首次系统性面向投资者发布机遇‘三重礼包’。”该负责人表示,“礼包”包括一批重大项目、一套重大政策以及10亿元科创投资金、200亿元规模的“587”产业母基金矩阵。

紧扣绵阳构建的“5条省建圈强链主要承载地产业链,8条省建圈强链协同发展地产业链,7条市特色产业新赛道”产业体系,本次活动精准推出91个合作项目,拟投资总额2200多亿元,这些项目为企业家提供从项目匹配、政策对接到资金支持的全链条合作机遇。

科博会搭台

共享产业发展机遇

历经十余年的耕耘,科博会犹如一个巨大的创新磁场,汇聚着技术、资本。得益于此,科博会为全省不同产业赛道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空间。

“泸州是四川唯一的‘双通道’城市,具备国际水运、国际陆运双重优势。”泸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在推介时表示,泸州已形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产业集群。他特别提到,泸州作为全国首个西部工匠城所在地,构建了完善的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此外,阿坝州也现场推介了当地产业发展机遇,展现了四川多地域、多层次的产业布局。这种全省联动的推介方式,将加速促进全省产业布局优化和区域协调发展。

“新势力”优理奇公司研发的Wanda2.0轮式双臂机器人在本届科博会开幕式上精彩亮相,穿着羌族服饰进行的乐队表演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的核心部件自研率超过80%,绵阳的精密加工基础让本地化配套率可达80%。”杨丰瑜介绍,基地今年产量预计突破200台。

会场外,“政企一把手茶憩”区域洽谈气氛热烈。绵阳科技城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与深圳市显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胜瑜面对面交流。“绵阳在新型显示、电子元器件等领域的产业基础,与我们的产品高度契合。”唐胜瑜告诉记者,这种精准对接避免了企业“盲目找项目”。他透露,双方约定后续将到深圳进行深度对接。

在展馆出口处,一位来自上海的投资人指着手机里的联系方式笑着说:“这一趟没白来,不仅了解了绵阳的机遇,还对泸州、阿坝等地的产业政策有了新认识。”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