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三地消委会联合检测10款果蔬清洗机:2款存触电风险,3款优秀机型性能揭秘

发布时间:2025-10-11 22:14:40

四川在线记者 马宁 刘佳

随着居民健康意识提升,宣称能“高效去农残”“深度除菌”的果蔬清洗机,正从厨房“小众工具”转变为“厨房必需品”。然而,这些看似可靠的“安全卫士”,实际使用中是否存在隐患?近日,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联合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青海省消费者协会,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公益性职责,从电气安全、使用性能、实际应用效果三大维度,对10款市面主流果蔬清洗机开展联合比较试验,不仅曝光2款存在触电风险的不合格批次产品,还公布3款优秀机型的详细性能数据,为消费者科学选购提供权威参考。

样品覆盖200元—3800元区间 主流技术各有侧重

本次试验严格遵循《中国消费者协会比较试验工作导则》,模拟普通消费者线上购物场景,在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平台,结合品牌知名度、市场销量、价格梯度选购10款样品,涵盖10个品牌,售价200元至3800元,覆盖中高端市场,代表性强。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果蔬清洗机核心净化技术分两类:超声波技术通过液体中交变声压冲击果蔬表面,物理去污效果显著,但去农残、杀菌能力有限;羟基水离子技术通过电解水生成羟基自由基,降解农残、除菌效果更优,却难除大颗粒脏污。“两种技术各有优劣,需按需选择。”参与试验的检测人员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蓝力鲸STY03D(天猫Blueceti旗舰店,968元)、圣帝尼SDN-CCultra、惠人UC-B01IWH(天猫hurom惠人电器旗舰店,1398元)三款产品,根据指标评估系统规则,被评定为“优秀”。

果蔬清洗机样品情况

除菌率超99.99% 农残去除存共性短板

在使用性能与实际应用效果检测中,3款优秀机型表现突出,但所有产品在农残去除上均暴露技术局限。

使用性能检测参照SB/T 11190-2017《果蔬净化清洗机》标准,5款带运动部件的机型均运转平稳,出料无卡夹;其余产品因无运动部件不适用此项。续航方面,2款充电机型续航70—80分钟可满足日常需求,3款优秀机型为非充电设计,不涉及续航问题。

除菌效果是消费者关注重点。试验以新鲜圣女果为样本,通过对照组与试验组菌落数对比计算除菌率。结果显示,本次比较试验的10款产品对大肠埃希氏菌除菌率均超99.9%,其中5批次产品的除菌效能更突破99.99%的高标准阈值。“大肠埃希氏菌易引发消化道疾病,99.99%的除菌率意味着能高效清除高浓度病原菌,为饮食安全筑牢防线。”四川省消委会相关负责人强调。

农残降解试验模拟实际污染场景,用敌敌畏、乙酰甲胺磷、乐果、氯氰菊酯、毒死蜱等5种常见农药处理圣女果。数据显示,所有机型对敌敌畏、乙酰甲胺磷、乐果三类有机磷农药去除率超95%,表现稳定;但对氯氰菊酯、毒死蜱去除效果差异大,数据波动显著。“这说明果蔬清洗机无法‘一刀切’去除所有农药,需消费者特别注意。”试验负责人指出,从食品安全保障角度分析,果蔬清洗机虽具备部分农药残留去除功能,但需特别关注其技术局限性,建议生产商在产品说明中明确标注特定农药种类的去除效率范围,并建立风险提示机制。

2款产品有触电风险

电气安全不容轻视

“电气安全是家电底线,任何疏漏都可能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检测人员强调。依据GB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标准,10款果蔬清洗机批次样品中2款产品电气安全性能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其余样品机型全部达标。

深圳市正向电器“谷格”G99果蔬解毒机一批次样品,一是电源线接地端子符号设在可拆卸部件上,不符合标准第7.8条款,更换电源线可能接错地线,漏电时接地保护失效易触电;二是经耐潮湿试验后,带电部件至易触及触点加强绝缘被击穿,违反标准第15.3、16.3条款,厨房潮湿环境使用易致绝缘失效。

福州通显科技“显进”XJ-J07净食机一批次样品,适配器初级与次级仅跨接一个Y电容,保护阻抗为单一元件,违反标准第22.42条款,元件失效时漏电流失控,触碰金属端子可能触电。

专家支招:价格≠性能,组合技术更优

针对消费者“越贵越好”的普遍误区,四川省消委会相关负责人给出提示:“果蔬清洗机性能与价格并非正相关,盲目追高价不可取,核心看技术是否匹配需求。”

检测人员以3款优秀机型举例:两款售价分别为968元与1398元的产品,在除菌率、有机磷农药去除率等核心指标上,不逊色于3000元以上产品;而不合格批次样品,问题源于未遵循安全标准,与价格无关。“选购时应重点关注技术参数和检测报告,而非单纯看价格。”

专家同时建议,可以优先考虑“羟基水离子+超声波”双技术组合机型。“单一技术有明显短板,组合机型可先通过超声波去物理污垢,同时用羟基自由基分解农残和细菌,形成‘双重防护’,更全面应对清洁需求。”但专家也提醒,即便用组合技术,仍需关注氯氰菊酯等农药的去除率,配合传统清洗方法才能更大程度保障安全。

果蔬清洗机选购和使用消费提示

一、科学选购,不交 “智商税”

认准品牌与渠道:选知名品牌、正规渠道,优先买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如家电安全标准)的产品,守住质量安全底线。

按需选择不盲从:

看容量——结合家庭人口和果蔬消耗量选,避免容量不当导致浪费或不足。

看功能——优先选有快速洗、标准洗、深度洗等多模式的机型,适配不同场景。

看宣传——不信“彻底灭菌”“降解一切毒素”等夸张宣传,其核心作用是辅助去农残、细菌和污垢;正规渠道蔬果农残超标风险低,无需”谈药色变”、过度担忧。

二、规范操作,防范风险

使用前:通读说明书,熟悉功能与注意事项;检查电源插座,严禁湿手插拔插头。

使用时:插座需装在干燥、远离水源处,防漏电;机器出现异常(噪音、焦糊味、过热、失灵),立即关机断电并联系售后。

使用后:

及时清洁——排空水箱,冲洗内胆、喷淋臂、滤网并擦干,每周用食品级消毒剂(如稀释白醋)深度清洁,防生物膜。

干燥存放——开盖通风晾干,长期不用需彻底干燥后收纳,防霉菌与异味。

爱护电线——不拉扯、扭曲、捆扎或挤压电源线,防短路。

三、组合清洁,效果更佳

科学浸泡:清水泡10—15分钟,去除大部分农残,避免久泡流失营养。

焯水高效:热水焯1—2分钟,农残去除效率更高。

组合使用:将清洗机与浸泡、焯水结合,多管齐下保障饮食安全。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