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专家提醒:秋冬季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警惕感染性疾病突袭

发布时间:2025-10-13 20:32:06

四川在线记者 石小宏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随着秋季来临,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骤降,中老年人免疫力易发生波动,尤其对心血管疾病人群,深秋和冬季对他们来说也是一道“健康坎儿”。

“秋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近期我们医院门诊接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数量明显增加,且中老年人患者占比较高。中老年人群免疫力相对较低,且可能合并有多种慢病,在秋冬季节要特别注意健康问题。”四川大学附属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胡咏梅表示。

警惕心血管疾病与感染性疾病的“双向影响”

10月以来,成都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加大。对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中老年人而言,体感上的凉意暗藏着健康风险的“警钟”。秋冬季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免疫力面临更多挑战,更易受到带状疱疹、流感、肺炎球菌疾病等常见感染性疾病的侵袭,每一次的感染都可能让心血管“不堪重负”。

感染性疾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多重相互影响”。以中老年人当中常见的感染性皮肤病带状疱疹为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与一般人群相比,发生带状疱疹的风险明显增加。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患带状疱疹风险比普通人要高39%。此外,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也需警惕带状疱疹的发生。

胡咏梅告诉记者,心血管疾病患者一旦罹患带状疱疹等感染性疾病,血压波动会更加剧烈,且病人再发中风、心肌梗死的概率都会大幅提升。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预防带状疱疹比治疗更重要,而接种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医防融合守护“心”健康筑牢“双防线”

针对中老年心血管疾病人群的疾病预防,成都市成华区猛追湾建设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许国藩表示,首先要做好可控危险因素的管理,从源头减少心血管负担,包括血压、血糖、血脂三个指标要达标。其次就是科学的饮食,比如说警惕心血管疾病的预警信号,学会早期识别,快速应对。最后就是要主动联防,把心血管疾病的健康管理和常见疾病的预防相结合,包括接种相关的疫苗来降低感染诱发风险。比如流感、肺炎、带状疱疹疫苗,可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约接种,减少感染对心血管系统的“叠加打击”。

许国藩特别提醒,考虑到中老年慢病人群身体状况比较特殊,因此这部分人群在接种前需要跟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慢性病人群不是疫苗接种的绝对禁忌人群。中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病的群体,如处于疾病稳定期,可通过接种疫苗来降低罹患带状疱疹等感染性疾病的风险。接种疫苗前,可以就疫苗的保护效果、保护时长、接种禁忌、安全性等问题咨询专业医生,进行科学接种。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