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探索五年多,四川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交卷”丨聚焦四川“十四五”成就发布·全面深化改革③

发布时间:2025-10-16 17:07:12

四川在线记者 文/王成栋 

纵观“十四五”,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是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话题。这项改革是如何推进的?10月15日的“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海蓉一一解答。

李海蓉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涉及四川、重庆2个省级行政区,落实好这一重大战略,不仅要做好自身工作,更要处理好两省市协同发展的问题。特别是,要在不改变行政隶属关系的前提下,打破行政区形成的隐形壁垒,促进各类生产要素有序流动、高效配置。对此,四川把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作为牵引性改革举措,联合重庆推动建立川渝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五年来,两省市在政策同向、资源共用、市场共建、利益共享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形成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首创性改革成果。

设立全国首个跨省共建省级新区川渝高竹新区是“起手式”。川渝高竹新区设立后,两市区共同组建新区管委会,以两省市人大常委会协同立法的方式,授予管委会行政管理主体资格,按照“能放则放、应放尽放”原则,已下放省市县三级174项行政权力事项由管委会承接。同时两市区合资成立高竹开发公司,统筹负责新区“投、融、建、管、运”工作,村镇管理、民生事业、基层治理则由原行政辖区负责,形成了“经济活动一体开展、社会事务分区管理”的建设模式,为新区快速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截至2024年底,新区入驻企业数量、税收收入较成立之初实现翻番,建成区面积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

利益联结机制是改革的着力点和最急需突破的方面。以资本为纽带、项目为载体,川渝两省市加快推动交通、物流等领域资源整合。典型案例,是达钢集团、万州港口、四川港投、重庆航发等两地六方联合成立港口物流公司,共同负责万州新田港二期项目的投融资和建管运,进一步优化了四川东出北上重大枢纽节点布局。这一举措,推动了东向开放从“借港出海”向“建港出海”转变,同时也缓解了万州地方国企单独投资、单独运营、货源缺乏保障的投资经营压力,在跨区域合作中实现相互赋能、互利共赢。

“接下来,我们将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谋划开展前瞻性、差异化改革。”李海蓉表示,今后川渝两省市将聚焦规划统一管理、财政协同投入、税收利益分享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更大力度促进资源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为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更好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