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川台快讯

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在川台青这样说

发布时间:2025-10-27 17:50:18

  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10月25日,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连日来,“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话题在广大在川台湾青年中引发热议。来听听他们都怎么说——

  铭记台湾光复历史 传承弘扬民族精神

  “台湾光复是中华民族反抗外侮、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历史节点。它不仅象征着台湾回归祖国怀抱,更是两岸中国人共同抗战胜利的成果。”成都星点海峡创业园、亚台青海峡创业园总经理郭弘扬表示,自己作为抗战将士后代,从小听长辈讲述过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台湾光复是无数先烈用鲜血与牺牲换来的,我们必须铭记这段历史。

  “80年前,被日本窃据50年的台湾回到祖国怀抱,80年后,我们纪念台湾光复,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推进国家统一,坚定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受邀参加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的台青李伟国表示,“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最好纪念,更是对先烈们最深切的缅怀与告慰。”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台生廖妤轩表示,台湾光复是中华民族长期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一项重要历史成果,代表的不只是领土的回归,更是民族尊严的回归。

  “台湾光复不仅是主权的回归,更是身份的‘回家’。我回想起多年前一位台南老者对我说,在台湾光复那天他第一次在街头大声说出自己是中国人。”台青陈韵如动容地表示,纪念台湾光复,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两岸同胞要永远铭记这段历史。

  历史不容歪曲 坚决抵制“台独”史观

  针对民进党当局将抗战胜利说成“终战”,刻意淡化台湾光复历史,甚至声称“没有台湾光复节”,妄图切断台湾与大陆的历史联结等行径,在川台青们表示,台湾光复的历史不容忘却,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的事实更不容歪曲。

  “历史不该被政治扭曲,而应成为连接两岸、凝聚民族的共同记忆。只有导正历史观,台湾青年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民族认同。”郭弘扬表示,面对“台独”史观,台湾青年更应用理性的态度去了解真实的历史。通过交流、学习与亲身经历,去理解中华民族的整体历史脉络,从根源上认识到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事实。

  “台湾光复让两岸的文化血脉重新连接。两岸有着共同的语言、民俗、信仰,这些都是我们共同的文化底色。”廖妤轩表示,“台独”史观故意淡化抗战成果、美化殖民侵略、否认台湾光复,这其实是在割裂历史,会严重影响台湾年轻人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

  “从小父母就教导我做人不能忘本,做事不能忘恩,要做一名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否认台湾光复历史,这叫数典忘祖,如何面对后代子孙?”李伟国表示,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和集体意志,是捍卫台湾光复、回归祖国这一重要史实和民族荣光的有力举措。

  长期在四川从事教育行业的台青廖家兴表示,台湾光复,意味台湾结束了50年的被殖民历史,重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段历史是我们的根,是绝对不能被篡改的真相。台湾青年别被‘台独’史观骗了,两岸同根同源是铁一样的事实!”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共担统一大业和复兴伟业重任

  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在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上指出,希望两岸同胞、两岸青年始终同心同,坚定统一自信,勇担时代大任,共同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彩篇章。受访在川台青对此反响强烈,多位台青表示,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实现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郭弘扬表示,作为台青创业园负责人,自己不仅是创业者,更是连接两岸青年交流的桥梁。“我们台湾青年肩负着推动民族复兴的重要使命,应以亲身实践去打破隔阂、深化理解。通过创新创业、文化交流、实习就业等平台,让更多台湾青年亲眼看到大陆的繁荣与机遇,感受到同胞的真情与关怀。这不仅是个人发展的机会,更是共同书写中华民族新篇章的实际行动。”

  “未来是由我们两岸中国人携手来开创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同样在川创业的李伟国表示,作为新时代在大陆发展的台湾青年,要继续发挥好两岸青年交流的桥梁纽带作用,助力更多台湾青年来到大陆开创自己的美好人生,促进两岸融合发展。

  “我对王沪宁主席讲话中强调的‘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续写中华民族历史新辉煌’有着切身的感受和体会。”致力于乡村振兴与公益事业的台青林书任认为,广大台湾青年肩负着融通两岸的使命,可以文化为桥、以产业为路,通过科技助农、教育公益等实践,让更多台湾青年看见真实的大陆。

  “台湾光复80周年,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历史节点,更是一盏指引我们铭记过往、奔赴前路的明灯。”台青林姿佑说,作为新时代华夏青年,我们既是历史真相的守护者,更是民族复兴的躬身实践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离不开每一位台湾同胞的参与。

  “历史教育是根,青年交流是桥。根扎得稳,桥搭得牢,我们才能一起走向民族复兴的未来。”廖家兴表示,自己将通过教学课堂和自媒体镜头,分享在大陆、四川的美好生活,让两岸青年更加了解彼此。希望两岸青年增进交流、携手打拼,共同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

  (四川省台办供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