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智能建造与我们有啥关系?四川这场活动给出答案

发布时间:2025-11-10 20:22:42

四川在线记者 尹梦奇

可实现垂直、横向爬行及360度旋转的磁吸式高空焊接机器人,能够在桥梁密闭空间实现无人化作业;无需人工到场,仅通过操作无人机,即可完成对整个工地的自动化巡检;以BIM技术为核心构建的覆盖项目全周期数字模型,能够达成项目管理“一屏总览、一键触达”……

11月9日,四川天府新区建筑业智能建造链主大会暨立楼满楼推介会在成都举办。记者从活动现场了解到,目前多项“黑科技”已在四川建筑工地上广泛应用。

“建设工地尘土飞扬、钢筋水泥堆积如山、头戴安全帽的建筑工人在其中穿梭忙碌,过去几十年间,‘大笨黑粗’曾是建筑业留给大家的传统印象。”一位参会人员的发言戳中了建筑业长期以来的发展痛点。

设计靠手绘图纸、施工凭师傅经验、质量看工人手艺……麦肯锡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在全球行业数字化指数排行中,建筑业在所有行业中的数字化应用水平仅高于农业,位列倒数第二位。

相比其他领域,建筑产业的智能化转型进程稍慢一步。作为一个传统重型行业,建筑业急需创新来改变现状。其中,“智能建造”成为推动行业转型的核心方向。

作为近年被反复提及的“热词”,智能建造究竟是什么?对此,建筑业常以一句话作答:“要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换句话说,就是以工业化模式为主导来改造建筑业,使房子能够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最终实现建筑业更高水平、更多场景的工业化。

“智能建造覆盖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即涵盖了勘察、设计、生产、施工、运维五大阶段。其中,智能施工是智能建造技术的集中体现,核心是运用BIM、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施工过程的精细化、智能化、安全化水平。”四川省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会智能建造分会会长杨根明进一步解释。

对建筑企业而言,智能建造究竟能带来什么价值?活动现场,中建三局集团西南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程景栋以公司自主研发的塔机智能集控系统举例:“该系统通过数字化驾驶舱实现了塔机群组远程集中操控、智能避障和实时安全预警,可对多台塔机的运行轨迹等数据进行毫秒级响应与协同调度,将高空作业安全风险降低80%以上、施工效率提升超30%。”

建筑业一头牵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对于建筑企业而言,智能建造可以提升建造效率、提高产品品质,促进行业整体提升。那么,智能建造又和我们普通老百姓有什么关系?

从追求“有房住”到追求“住好房”,随着住房需求的升级,住房是否具备安全、舒适、绿色、智能等“好房子”特质成为社会的关注焦点。对此,中国建筑智能建造研究院统筹规划所所长、好房子研究中心主任王能林表示:“随着传感器、物联网等技术在建筑建造环节中的广泛应用,住宅将变得更加安全和便捷。可以说,智能建造带给老百姓最直接的体验,正是住房品质的全面提升。”如今,智能建造已成为推动“好房子”建设的新答案。

当然,智能建造同时也是一个以创新链为核心,深度融合供应链、人才链、资金链与服务链的复杂系统。其中,打造更高效的智能建造应用场景成为推动技术落地和产业升级的关键。

四川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区将推进全域CIM平台建设,打造智慧城市的“数字底座”,并以政府投资项目为先行示范,大力开放应用场景,鼓励和引导各类智能建造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在新区先行先试。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