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在线记者 行晓艺 李志强
曾经,一句“去有风的地方”让乡村咖啡馆(简称“村咖”)成为创业新风口。彼时,仿佛只要在稻田边支张桌子、冲杯咖啡,就能“躺着”赚钱。公开数据印证了这股热潮:2年时间不到,全国就“冒”出了4.4万余家村咖。
然而,今年以来,从公开报道中看到部分村咖因客流下降黯然退场。浙江安吉便是典型缩影:高峰期当地曾有500家村咖,到今年7月,已有 100 多家闭店。
在成都市郫都区安德街道广福村,一家名为“三农纪·田咖”的咖啡店今年初开业,最高峰单日卖出了5000杯咖啡,还带动了村上的文旅消费。
村咖,该如何跳出千篇一律的“打卡依赖”?其背后有什么不一样的商业逻辑?不懂就问,我近日来这家店一探究竟。
“5000杯咖啡是和村上联合搞的韭菜咖啡品尝活动,做了优惠,把杯量拉得比较高。”11月10日,见到“三农纪”老板尹航的时候,他刚刚结束直播。店外就是一片绿油油的韭菜地。
尹航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种地6年了,是个妥妥的新农人。去年,他带着10多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跑遍了成都的农场和村落,寻找村咖落脚地。最终选择了广福村。
为什么会选择这里?
“产业发展和政策支持。”尹航给出答案:一是村内的韭菜种植有600亩,已经具备完整的产业链,还有民宿、农家乐等成熟的乡村旅游设施;其次,村集体愿意盘活闲置资产,将废弃院落、闲置土地等资源租赁给年轻人。这样的合作模式,让他能以较低的成本启动项目。
基于村上的特色产业,看起来较为“黑暗”的韭菜咖啡应运而生。“我们的韭菜咖啡,是把冻干后的韭菜放在咖啡机粉碗里,只萃取它的韭菜香味。”尹航说着邀请我品尝,我尝了一口,淡淡的韭菜清香和浓郁的美式咖啡味道相融,形成独特的口感。
田咖外的韭菜地,可开展研学活动、采摘活动等。
我问尹航,有人可能会因为猎奇来一次尝尝味道,以后就不来了。怎么长期吸引客流?
“我们就需要猎奇,让他第一次能来我们这个地方。”尹航说,来了之后,客人会发现,咖啡店还有韭菜饺子、乡村咖啡师培训、陶艺展等。“我们把整个村的在地产业都融合到了店里,所以我们相信客人就会再来。”
尹航称,大多数村咖的变现依赖入场费,例如咖啡销售,所以被迫去源源不断地拓新客。而他是把村咖当作一个前端的展示窗口,或者说是流量入口,在后端把乡村的资源融入进来。比如农产品电商、培训、乡村活动、产业孵化等。
“把村咖做成乡村社交空间,咖啡只是媒介,通过这个空间去搭建桥梁,这样它的生命周期就会很长。”他举例,像乡村咖啡师培训,一场是300元一个人;如果是割韭菜、包韭菜饺子等乡村体验活动,就是99元到159元一人。同时,他还帮村上做韭菜产业的结构性调整,联合开发韭菜饺子等。
目前,“三农纪”通过这种模式汇聚人流,咖啡店月均稳定收入大约3万,10月达到了5万元。“这都是不加咖啡店办活动的费用,仅仅是纯咖啡售卖。”尹航说。
是如何让这些人群知道“三农纪”的?
“直播,每天都做。自媒体才是乡村创业的最大资产。”尹航坦言,直播内容就是和大家聊天,目标对象是方圆30公里内所有对乡村、乡村咖啡感兴趣的人群。“直播结束后,我们会拉大家进互动群,了解大家的需求。现在社群人数加起来差不多400人。”
在尹航看来,村咖的卖点不是咖啡本身,而是卖服务、情绪价值和互联网思维。
我不禁好奇,如何卖服务和情绪价值?
“我是村咖的流量密码,他们在直播间都叫我郫都区金城武。我天天和他们聊天,处成朋友了。”尹航笑了笑。他说,他会很真诚地去问每一个在直播间的客户的需求,能够在这个空间落地的,都帮他们落地。“现在店里做过的乡村艺术展、画展、音乐会等,包括马上会开的生活器物展,其实都是他们在直播间提出来的。所以我们不缺人气,反而人会越来越多。”
尹航计算过,咖啡店每个月的曝光大概有100多万,他会在直播间介绍村上的每个业态。“他们喝了咖啡,我们就推荐去骑马,在河边还可以吃韭菜宴。把外溢的流量推给其他的消费型业态,带活他们的经济。”
说到这里,广福村党总支书记汪生富很感慨:“自从这帮年轻人来了后,村上今年的游客至少增加了3万多人,带动了上百万的消费。”
谈及下一步的规划,尹航告诉我,计划在咖啡店建一个直播间,和村上一起把直播场景打透。“通过饺子销售、咖啡销售,把广福村干撕韭黄的名片打出去。可以在直播间送提货券,这样既能吸引大家来村,又能把产品推广出去。”
“村咖要有长久生命力,一定是做‘乡村+咖啡’。你先去了解当地有什么,精准‘打击’一个社群,才能引爆一场潮流。”尹航解释道,在广福村他们主攻韭菜;在方桥村,做的是“咖啡+骑行”的全链条服务,例如:车辆维修、运动康复等,还结合村上的蜀绣产业,给骑友定制骑行服。“通过这种形式,既增加了自身的盈利能力,还把这些消费力都引到乡村,撬动了产业。”
从尹航身上我发现,做村咖,不是把城市的咖啡馆照搬过来,也并不是把乡村美学打造得足够完美。核心的变现逻辑,是和当地的资源、产业、文旅等紧密结合,“双方一定是互补共生的。”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