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今年“双11”变了啥?AI和即时零售的“新战场”

发布时间:2025-11-12 14:20:51

四川在线记者 王若晔 唐泽文

来到第17个年头,“双11”的意义已不仅是促销本身,更是电商行业革新的风向标。

今年,它有何新特征?新增量从何而来?

借助AI回归用户体验的本质

今年“双11”,消费者很直观的感受是,常常搜索的商品会“懂事”地出现在首页,推荐变得更“聪明”。

从更大视角看,过去几年,主要电商平台“双11”大促的GMV(商品交易总额)增速持续放缓,平台们也在回归“用户体验为王”的初心。

怎么回归?AI是一条新路。

在“双11”启动新闻发布会,淘宝提出用AI做三件事情:提升流量匹配效率、为商家增效降本、打造AI新的导购产品。

比如,面向用户端,淘宝天猫上线AI万能搜、AI帮我挑、AI试衣、AI清单等工具,帮助消费者决策。

AI也全面融入京东“双11”的各环节,超3万智能体在其多个环节和岗位上实现高效协同。在商家端,京东就上线数字人,在大促期间凌晨3点到9点代替真人主播,填补深夜服务空白。

京东集团探索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双11”大促期间,深夜数字人带动GMV累计超223万、订单破9600单,深夜转化力媲美黄金时间档。

不过,消费者对AI提升购物体验还有更高期待。

社交平台上,也有消费者发帖吐槽商品“频繁变价”等问题;还有消费者吐槽,“出发点很好的AI客服,也被低质量的商家拿来敷衍消费者。”

在即时零售中寻找新增长

今年“双11”,以“小时达”为代表的即时零售成为新战场。各大电商平台呈现出“远场”电商与“近场”即时零售,“线上串线下”互相配合。

记者从京东了解到,今年大促上新了超十种创新业态,在距离用户最近的地方,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又好又便宜的商品和服务,这些新业态客流量与订单量持续走高。

比如京东秒送为消费者提供“好物立享”,最快9分钟送达的购物体验,数码配件成交量同比增长超三倍。

淘宝天猫闪购也首次参战“双11”,品牌闪购订单同享多种优惠,使商品兼具好体验与好价格。

美团闪购则宣布联合上万个品牌建设“品牌官旗闪电仓”,美团闪购为其搭建仓储、配送、数字化系统等即时零售“基建”,让不少品牌得以低成本“拎包上网”。

电商巨头纷纷加码即时零售,源于其市场空间广阔。

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4)》,2023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为6500亿,增速超28%,预计2030年将突破2万亿。

碎片化的闪购订单,也拉动了电商平台整体活跃度——淘宝天猫数据显示,截至11月5日,淘宝闪购带来的新用户在“双11”期间的电商订单数已超过1亿。

对于消费者而言,可在电商平台选购生鲜、美妆、数码产品等全品类商品,最短在半小时内完成收货。

如今的“双11”,正从过去囤货等快递的日子,转为即时满足的新常态。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