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在线记者 邵明亮 文/图
11月13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四川在线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四川以河湖长制为抓手,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通过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8200余公里减脱水河段重泛清波。
“让每一条河都有人管、管得好”。四川省水利厅副厅长、省河长制办公室副主任岳雷表示,五年来,我省建立了覆盖全省的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体系,4.8万名河湖长巡河护河成常态,累计开展巡河查河879万余次,协调解决涉水问题60万余个。
2022年3月,我省首部河湖长制专项法规《四川省河湖长制条例》正式实施,各级河湖长和相关责任单位履职尽责从“有章可循”迈向“有法可依”。此外,为破解跨界协同治理难题,我省与相邻7个省市全部签订联防联控联治协议,首创成立川渝河长制联合推进办公室。
与此同时,我省对河湖乱象进行了重点整治。例如,在加强水生态修复方面,成都市磨底河等8条河流纳入母亲河复苏行动,通过落实河湖长制,持续改善河流生态环境;全省5131座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基本完成,1709座有序退出,对2889座电站下泄生态流量进行监管。
值得一提的是,“十四五”期间我省全面规划幸福河湖建设,围绕“安澜、生态、宜居、智慧、文化、发展”六个维度,明确到2025年建成100条幸福河湖,2025年到2030年期间建成315条,2035年全省规模以上河湖城镇建成区段总体建成幸福河湖。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