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四川PM2.5浓度首次进入“2”字头时代丨聚焦四川“十四五”成就发布·筑牢生态安全屏障①

发布时间:2025-11-13 19:22:05

四川在线记者 张蒙

11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介绍四川“十四五”时期筑牢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战略屏障主要成就。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钟承林现场介绍,五年来,四川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环境质量创近20年来最好水平。

蓝天保卫战方面,全省上下协力攻坚,空气质量实现历史性改善。PM2.5浓度去年首次降到30微克每立方米以下,从10年前40多微克,首次进入2字头时代,今年1至10月进一步降至25.3微克,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成绩;优良天数率稳定在90%左右,在全国10个经济大省排名前列;重污染天数比10年前减少80%;重点城市全部进入全国168城市排名的前80名,雅安市今年已跃升至全国第13位。五年来,全省3153万吨在产钢铁产能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压减治理烧结砖瓦生产线1419条,每年新增环保绩效B级及以上企业近150家,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新能源车渗透率从“十三五”末的7.5%提升到52%,蓝天白云已成为常态,成都市民关注的“雪山指数”不断刷新纪录,今年已超过70天,“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已成为成都一张亮丽名片。

碧水保卫战方面,四川“以能酿出美酒的标准”,强化大江大河和重点小流域治理,水环境质量跃居全国前列。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从2019年的不足20%提升到78%;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连续6年保持100%;全省3.1万个入河排污口全部实现规范管理;124条城市黑臭水体、284条农村黑臭水体全面清零;203个国考断面、142个省考断面及285个水功能区水质优良率已连续2年达100%,长江黄河干流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实现了一江清水浩荡东流。

净土保卫战方面,四川坚持管好“三块地”,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农用地主要是“控源头”,对26个重点区域实施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持续排查整治周边污染源,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建设用地主要是“守底线”,全面排查工矿企业腾退土地风险,把好再利用关口,提供安全利用地块7200亩,让老百姓“住得安心”;工矿用地主要是“防新增”,对在产的1100余家工矿企业采取管控措施,防止新增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同时,全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建成“无废城市细胞”3400多个,危废利用处置能力提升到705万吨/年,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从“十三五”末的55%提升至70%、位居西部第一。完成新污染物治理国家首批试点,推动出台全国首个抗生素环境调查类地方标准,“天府粮仓”的土壤安全根基更加夯实。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