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五大硬核成效点亮教育新图景丨聚焦四川“十四五”成就发布·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①

发布时间:2025-11-14 18:34:11

四川在线记者 江芸涵

11月14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围绕四川“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主要成就进行介绍。四川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陈冠松介绍,全省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08万余所、在校学生1547万余人、专任教师101万余人,“十四五”时期,四川教育主要取得了五个方面的新成效。

教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全省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7.88%,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3.59%,126个县(市、区)通过国家和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7.62%,义务教育巩固率提升至96.84%,38个县(市、区)通过省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其中12个县(市、区)通过国检。“双减”工作卓有成效,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减少93.73%、参训学生减少89.8%、培训收费减少80%。普通高中多样发展,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94.95%,老百姓认可的家门口好学校越办越多。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全省升格2所职业本科,新建9所高职专科,9所学校入选新一轮国家“双高计划”。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全省普通高校达141所,8所高校14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20所高校122个学科进入世界高水平行列。全省教育发展水平与国家一道同步进入世界中上国家发展行列。

教育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四川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落实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要求,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保持持续增长,年均增幅超过5%。动态完善学龄人口地图,基础教育“网链计划”搭建35个教学联盟,覆盖882个义务教育学区和822所普通高中。“十四五”以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投入资金136亿元,惠及学生1571万人次。构建“奖、助、贷、勤、免、补”多位一体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困难而失学。教育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116.2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全部“应读尽读”。

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十四五”以来,四川统筹各类建设资金511亿元,系统推进学前教育发展提升、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高中办学条件提升、寄宿制学校建设、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教育强国推进工程等,较2020年相比,幼儿园校舍面积和生均校舍面积分别增长26%、53%;小学校舍面积和生均校舍面积分别增长9%、11%;初中校舍面积和生均校舍面积分别增长11%、12%;普通高中学校校舍和生均校舍面积分别增长23%、16%,高等教育校舍面积增长20%。

教育服务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十四五”以来,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位居全国第一方阵,累计向社会输送各类人才300余万名,新增劳动力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56.7%,比2020年提高6.4个百分点。实施高等教育“登峰计划”,高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占全省近90%,牵头参与建设16家全国重点实验室、4家天府实验室,建成800余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3项创新成果获国家科技奖,3项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完成职务科技成果分割确权超过2000项,孵化企业500余家,带动社会投资近210亿元,高校签订技术转让合同数达2805项、合同金额18亿元。同时,高校还建立2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获批42个国家“四新”项目、15个工程硕博士校企联合培养试点项目,5所高职学校入选国家现场工程师试点。

教育综合改革和开放合作深入推进。四川以教育评价改革牵引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高考综合改革首考平稳落地,艺术类招生改革在全国率先实现“考评分离”全覆盖,高职单招和专升本全面实行“五统一”政策,高考加分改革和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稳妥推进。同时,还建成了全国首批教育评价改革研究基地,5个案例入选全国典型案例。教育开放合作方面,成渝教育协同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建设10个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试验区和9个培育实验区,推动22所高校的65个学科协同发展。四川不断壮大“朋友圈”,与港澳中小学缔结“姊妹学校”137对,与150多个国家开展交流合作,新增10所留学生招生高校、18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建成10所孔子学院,“留学四川”“熊猫工坊”等品牌效应不断提升。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