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在线记者 彭瑀珩
11月14日,成都“进解优促”面对面——上市公司专场活动在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举办。83家上市企业、金融监管部门、资本市场服务机构及行业组织齐聚现场,相关单位围绕企业反映的问题诉求,开展面对面协调解决工作。
不同于以往,本次活动未设冗长开场,企业代表落座后便直奔各部门工位沟通,“解决问题”成为整场活动的核心。
现场解难题:企业诉求当面获回应
“我们想了解离岸贸易业务相关的外汇退汇问题,银行对贸易单证审核尺度不统一,导致问题迟迟未解决。”中光防雷负责人在现场提出。国家外汇管理局四川省分局工作人员立即回应,解释了问题产生的缘由,明确表示将加强对银行贸易单证审核尺度的指导,为企业后续处理该问题提供了思路。
德龙汇能则面临着不动产改建与登记信息变更的阻碍。“公司想改建不动产,却在变更登记信息上遇到难题。”公司负责人介绍。针对这一诉求,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分别现场回应:一方面明确了此前存疑的不动产结构问题,另一方面详细告知了局部改建的合规报批流程,让企业对后续操作有了清晰认知。
中自科技负责人陈启章也在活动中发声。作为2021年在科创板上市的本土企业,中自科技主营环境催化剂、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及储能解决方案研发,近日刚入选2025年第一批成都高新区中试平台认定名单。陈启章提出:“希望有关部门统筹协调重庆方面,携手将成渝地区打造成为更具韧性、更安全、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产业高地。”
对此,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回应,汽车产业是成渝产业合作重点领域,今年成都新能源汽车占有率达28%,预计年底将达到30%,且成都市刚与吉利集团和沃尔沃集团达成三年合作计划,在国家“3060”目标导向下,成渝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有较大发展空间。
长效保落实:建立精准服务机制
“本次活动不仅仅是‘听’,更是‘办’的开始,企业家提出的所有困难和建议,会后将全部纳入清单化管理,建立专班持续跟踪落实。”成都市委金融办相关负责人在现场表示。同时,该负责人介绍,成都延续“进解优促”工作成熟机制,已形成从问题收集、转办、协调到督办、反馈的全流程闭环;针对上市公司,还通过“蓉易上”平台开辟了问题反馈“绿色通道”,企业可线上提出困难及建议。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成都通过“进解优促”活动走访各类企业246家,收集问题诉求及建议103条,回访满意率100%。
目前,成都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已达153家,居中西部第一。此外,成都市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充足——后备库企业超700家,在审企业7家,辅导备案企业23家,境外递交招股书及备案企业9家。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各类企业实现直接融资2633.44亿元。
活动现场,不少企业表示,其更关注服务的持续性,“现在企业发展速度快,新问题不断出现,很多诉求需要长期政策支持,不是一次活动就能解决的。”一位上市公司负责人表示,像上市后的再融资、并购重组等需求,希望能有更精准的对接机制。
据了解,下一步成都还将争取强化沪深北交易所区域基地、资本市场学院西部基地服务功能,深化与港交所、纽交所等境外交易所的合作联动,搭建跨境资本市场服务桥梁;同时,依托智力资源和行业协会组织力量,开展精准走访对接专项行动,助力成都市上市公司高效利用资本市场资源。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